美国《新闻周刊》找新东家 为何成烫手山芋?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美国《新闻周刊》找新东家 为何成烫手山芋?
2010年05月13日 16:27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美国《新闻周刊》要被卖掉了!在经历了多次改版和数度裁员之后,该杂志亏损依旧,“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老东家《华盛顿邮报》公司最终决定对这份“77岁高龄”的老牌新闻杂志“痛下杀手”。目前,该公司已经委托投资银行为《新闻周刊》及其网站物色买主。

  从亏损到被甩卖只用了3年

  《新闻周刊》创办于1933年,是一本综合性新闻类杂志。1961年,《华盛顿邮报》公司将其收归旗下。《新闻周刊》除了英文版,还出版日、韩、俄、西、阿等多种语言版本,在全球范围内有超过400万份的发行量。作为美国传媒业的旗舰刊物之一,其先后夺得12座“美国国家杂志奖”奖杯,在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上名列第78位。就是这样一份世界名刊,如今却面临着待价而沽的尴尬。

  自2007年开始,《新闻周刊》便陷入了亏损的窘境。根据《华盛顿邮报》公司前不久公布的2009年度年报,《新闻周刊》在美国国内的发行量已经由去年2月的260万份下降到今年1月的150万份。杂志部门的营业亏损去年同比几乎翻了一番,达到2930万美元,而收入则下跌了27%,仅为1842万美元。“尽管《新闻周刊》的管理层和职员都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我们预期该杂志在2010年仍将继续亏损,我们看不到盈利的希望。”《华盛顿邮报》公司主席唐纳德·格拉汉姆说。但他也表示,《新闻周刊》依然拥有活力、依然重要,在如今的大环境下,它应当找到一个好归宿。《新闻周刊》主编约翰·梅加姆也承诺,会尽可能地保证杂志的延续性。他反复强调,杂志只是被出售,并不是停刊。

  谁将接过“烫手山芋”

  为了吸引更多符合要求的买主,《华盛顿邮报》公司在网站上公布了出售《新闻周刊》的消息。“我们是上市公司,所以不得不考虑价格因素。《新闻周刊》的未来发展和员工的安置问题是我们选择买家的两条标准。”格拉汉姆一再表示,自己将尽最大努力捍卫《新闻周刊》及其员工的权益。然而,也有人将卖掉《新闻周刊》的行为看成是一场丢卒保帅的自救,直接动机是公司为了扭转《华盛顿邮报》所面临的不利局面。有媒体行业研究专家分析认为,格拉汉姆家族是为了《华盛顿邮报》的发展,才如此义无反顾地舍弃《新闻周刊》。

  还有人把矛头指向了主编梅加姆,认为他自负又不懂经营,把好端端的一份杂志引上了绝路。一位读者在《新闻周刊》的网站上留言说:“太悲哀了!多年以来,《新闻周刊》一直走在同行们的前面,但从去年开始,它就被一个自以为是的家伙(指梅加姆)给毁了。”署名luxembourg的网友也抗议道:“我当了40年的忠实读者,不过现在不再是了。梅加姆总想教我们该怎么去思考问题,实在让人厌烦。我希望纽约市市长布隆博格能买下《新闻周刊》,梅加姆绝对不能留在这里。”

  布隆博格不但是现任的纽约市市长,同时还是美国著名的传媒大亨。当众多商业媒体纷纷倒闭或陷入财务困境时,他创建的彭博新闻社在全世界开设的办事处已经多达82个。不过,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布隆博格去年为收购老牌顶级商业杂志《商业周刊》支付了500万美元现金,同时承担了3190万美元的债务,因此不太可能再花大价钱买下《新闻周刊》。

  虽然《华盛顿邮报》公司至今并未透露出售价格,已经有很多人开始打起了《新闻周刊》的主意。梅加姆高调地宣称他已经接到了两位亿万富翁的电话,他们对收购一事很有兴趣。在中国,《新闻周刊》的归属也广受关注。出售消息传出不久,一篇名为《中国人应去收购美国新闻周刊》的文章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赞成者认为,比起创办媒体,收购有一定影响的媒体事半功倍。“要让世人了解、认识中国,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反对者则表示,《新闻周刊》是一本面向西方读者的刊物,“如果中国公司收购了,肯定会水土不服。”

  困境之下 有人欢喜有人愁

  经济衰退再加上与网络媒体之间的竞争,让美国不少传统报纸和杂志步履维艰,像《新闻周刊》和《时代》周刊这样的老牌新闻杂志也面临着失去立足之地的危险。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不久前发布的一份传媒产业报告显示,2009年,美国报业包括网络版在内的广告收入下降了26%。业界专家预计,传统报刊的“瘦身”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还将继续。媒体人士和读者们都在担心,这是否意味着以《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为代表的、曾经拥有巨大影响力的新闻性周刊真的日薄西山?

  “大众杂志的时代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结束了。”美国西北大学新闻学院杂志新闻学研究主任查尔斯表示,“很长时间以来,新闻性周刊一直尝试着向读者提供所有的东西,然而在今天这个高度细分、文化多元、媒体分层的环境中,这种方式显然不会奏效。”至于此次《新闻周刊》被出售,《纽约时报》撰文分析指出:“美国时事政治类杂志萎缩当在意料之中,属于时代发展、读者欣赏口味变化和现代媒体竞争的必然结果。”

  不过,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作为《新闻周刊》的长期竞争对手,《时代》周刊还在继续坚持。时代华纳公司近日声称,公司的杂志出版部门贡献了第一季度广告收入的5%。相关负责人认为,杂志广告的收入在第二季度还会继续增长。《时代》周刊的执行总编理查德·斯坦格尔对此深信不疑,“我们的读者比有线电视网的观众更多。我们坚持发表有见地的新闻。《时代》周刊去年的利润相当好,今年甚至会更高。”

  本报记者 王 位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