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的突破口——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公共文化服务的突破口
2010年05月14日 10:33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着力点与突破口

  说起图书馆、文化馆,有的人以为不过就是借书还书、唱歌跳舞;说起基层文化站,还有人编出了顺口溜:“吹拉弹唱,打牌照相,迎来送往,外带介绍对象”。这既反映了长期以来不少人对公共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的不足,也反映了许多基层文化设施社会功能的不完善。其实,社会系统中之所以需要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从根本上说是保障公民的宪法权利——基本文化权利有实现的途径。于个人,是提高文明素养和生活品质、缩小知识差距和文化鸿沟所必需;于国家,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文化实力比经济、科技、军事实力有更深刻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有尊严的生活至少是有最低限度的文化性的生活,公平正义的社会不能缺失了文化的阳光普照大众。正因为如此,公共文化事业才需要政府主导,政府才需要切实履行好发展公共文化的责任。

  提出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论并付诸实践,表明党和政府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跃上了新高度,形成了文化建设的新理念。在“万里长征”已经起步的今天,面对现状,公共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在哪里?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包括诸多要素,但设施网络体系是基础。目前,我国的公共文化设施与发达国家的最大差距是“设施孤岛”现象突出,布局规划没有覆盖面积、服务半径的概念,“一级政府办一个图书馆,一个城市只有一个文化馆”还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公共文化设施的核心是“公共”,“公共”不仅表现在向老百姓敞开大门,还需要让老百姓能就近方便地享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是一个组织体系而不是一座建筑,这是事业发展最基本的规律之一。因此,构建体系,让设施星罗棋布,是真正实现全民共享公共文化服务的前提。

  公共文化事业的公共资金支持,实际上是全民埋单。全民埋单的公共事业,保障的是基本权益,满足的是基本需求,通俗地说,只管吃饱不管吃好。基本需求的尺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提升,但超越了保障能力则欲速而不达。因此,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亟需在实践中探索、理论上界定什么是与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这个问题明确了,什么是政府的责任,什么通过市场供给解决也就清楚了,政府责任不到位和包揽过多并存的现象就有望改观。

  基本保障不到位和服务效益低下并存是我国公共文化机构存在的另一突出问题。发达国家的公共图书馆目前人均年借阅量一般在5册以上,我国只有不到0.2册;2008年,日本大阪市立图书馆平均一馆员年外借图书3.3万多册,我国服务效益一流的公共图书馆也只及其一半,全国平均则更低。服务效益意味着公共文化机构的吸引力、影响力、辐射力,不能彰显服务效益,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通过转换机制、增强活力,实现改善服务、提高效益的目标,同样是面临的重要任务。

  因此,对于公共文化服务来说,构建体系,保障基本,提升效益,是当下发展的着力点、改革的突破口。

  李国新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