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参观者不足制约中小博物馆发展——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国际博物馆日”:参观者不足制约中小博物馆发展
2010年05月18日 08: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5月18日电  5月18日是第34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社会和谐”。围绕这一主题,中国各地纷纷开展相关活动。

    各地博物馆纷纷开展活动

  据报道,国家文物局紧紧围绕“博物馆致力于社会和谐”这一主题倡导了一系列的国际博物馆日宣传主题活动,其中有“博物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旅游休闲活动等领域,文化成果惠及民众”等重要内容。

  今年博物馆日期间,北京市属40余家博物馆联合推出“我看博物馆”摄影大赛、“博物馆寻宝游”等活动,力争贴近群众。当天,首都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等40余家市属博物馆将免费或以优惠票价迎客。

  国内首部博物馆题材情景剧《文博一家人》也将在博物馆日当天启动拍摄。一年一度的公益文物鉴定活动,也将于5月18日在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举办。

  在广东,作为“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和“2010国际博物馆日”展览展示活动之一,历经5年多、耗资9亿元建设的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将于5月18日正式免费开放。广东省博新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在文化事业基础设施上投资最大的项目,也是广东省“十五”期间“十项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和建设文化大省三大标志性文化设施之一。新馆开馆后,民众可免费参观。

  为了迎接第34个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湖北博物馆将围绕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致力社会和谐”,推出系列互动活动,观众不但可以得到免费讲解服务,还有神秘礼物可以拿。

  河南博物院围绕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致力社会和谐”,推出系列观众互动活动,更有华夏古乐团演出,可供免费观看参与。据了解,河南博物院历史教室观众互动活动,将有专家讲解华夏衣冠,也加入了观众手动节目,例如制作“DIY皇冠”、“画补子”等。同时在5月18日到21日安排了“博物馆奇妙日”参观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

    全国博物馆总数已达2900家

  各地在博物馆日精彩纷呈的活动,亦可视为近年来中国博物馆建设取得发展和进步的一个缩影。

  据统计,2009年,全国博物馆总数已达2900家,在文物部门登记注册的民办博物馆达到386个,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13.3%。2009年全国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总数达到1447个,约占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总数的76%。

  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免费开放专项经费20亿元,重点补助地方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所需资金,鼓励改善陈列布展和举办临时展览,支持重点博物馆纪念馆提升服务能力。截至2009年10月,灾后文物抢救保护项目资金到位22亿元。茂县羌族博物馆新馆、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建设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辽宁省博物馆馆长马宝杰表示,2008年辽博接待参观者41.3万人,2009年,这个数字提高到45.7万。两年来,社会对博物馆的关注程度得到了明显提高,对博物馆公益文化职能认识也在不断提高。

  2009年,南昌市文化系统9个博物馆、纪念馆共计接待观众293万人次,一些场馆观众量增加近10倍。免费开放加快了博物馆融入公众生活的步伐,极大地调动了公众参观博物馆的积极性,改变了许多博物馆冷冷清清的局面,充分地发挥了博物馆服务社会的公共文化职能。

  在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看来,博物馆免费开放两年多来,除了展品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更大的进步还在于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开发。

  “过去我们认为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是副业,现在慢慢意识到这是为观众提供的一种服务。”调查显示,观众在博物馆逗留的时间和在博物馆商店逗留的时间基本相同,观众对博物馆文化产品有很大的需求。宋新潮认为,博物馆文化产品可以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博物馆宣传营销的手段。他将这种创新型服务称为“将博物馆带回家”。“文化产品销售收入可以进而反哺博物馆事业发展,在坚持博物馆服务公益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博物馆服务水平。”

  中小博物馆少人去 参观者多为老年人

  然而,在各地快速发展建设博物馆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对此,有关主管部门、专家、媒体等进行了探讨。

  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就博物馆建设问题递交了3个提案。

  单霁翔在提案中认为,目前,每年全国博物馆举办的陈列展览达到1万个左右,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陈列展览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当前,陈列展览的内容设计一般由博物馆自身完成,艺术设计、制作、布置大多借助社会力量,通过政府采购招标等形式确定承担单位。由于对博物馆陈列展览工程的特殊性认识不足,经常将博物馆陈列展览工程混同于普通建筑装饰工程,缺乏统一的陈列展览设计施工管理制度,博物馆陈列展览工程的从业基本条件不明确,缺乏相关标准和规范,很多博物馆的陈列展览由普通的装潢装修公司承担形式设计和施工,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单霁翔还认为,目前,中国博物馆数量超过2900个,从业人员6万余人。博物馆数量大、分布广、从业人员多,并且仍在不断增长。近年来,国家推动公益性的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对博物馆的管理、运行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提升博物馆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迫在眉睫。因此,他建议设立博物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人民日报记者杨雪梅则对“博物馆城”建设热给予了关注。其文章指出,现在全国一年正在筹建的博物馆就有上百座,这意味着差不多每3天就有一个新博物馆开始筹建。一些城市提出要建“博物馆之城”,正是这轮高峰的代表性宣言。

  作者认为,中国的博物馆在短短30年的时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发展状况极不平衡。一些博物馆“名不副实”,用量多质不高来概括并不过分。事实上,目前不同城市的专题博物馆重复率非常高。许多城市都有茶、酒、中医、钱币、戏曲博物馆。与其各市争着做多,不如大家联合起来做大。

  在杨雪梅看来,博物馆毕竟不是简单的盖房子。对于一个城市来说,重点博物馆往往会成为城市的文化标志。所以,与其“粗制滥造”地修更多的博物馆,不如想法让更多的民众多去几次现成的博物馆,或者先把现在的博物馆改造好、用好。

  中国博物馆学会前秘书长袁南征则认为,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中国人的文物意识和博物馆意识一直很差,不重视文物保护,对文物法知之甚少。而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未把博物馆当成一个休闲或者文化生活当中很重要的角色。

  《北京晨报》18日的报道则指出,最新数据显示,北京现有注册博物馆151家,其中大部分为中小博物馆。有些博物馆门庭冷落,平日里每天也就来三两个参观者,“零接待”的日子也不鲜见。有些行业博物馆因人员不足、经费紧张,陷入生存的窘境。每年几千人,是一些中小博物馆参观人数的真实体现。人员不足、经费短缺、知名度低、参观人数少,已成为制约中小博物馆长期生存发展的瓶颈。

  《工人日报》报道亦指出,在博物馆欣赏展品最认真的基本都是老年人,青年人的身影在博物馆里却并不多见。少数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竟然连“博物馆日”也不知晓。此外,参观者对展品拍照时使用闪光灯,对不允许触摸的展品仍然触摸甚至敲击等不文明参观行为仍比较普遍。

  作者由此感叹,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社会和谐”,要实现这一目标任重道远。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