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死工资”:九品小官比御用铜匠收入低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清代“死工资”:九品小官比御用铜匠收入低
2010年05月19日 13:54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躺在天子脚下吃皇粮”,这话不好听,却是清代许多老北京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因为,当时他们中拿死工资的占了绝大多数。

  清顺治四年(1647年)时,北京城共65.9万人,其中八旗近40万,加上奴仆共48万,到光绪年间,满汉内外城分治界限已模糊,但内城人口67万人中,汉人只有3.5万。

  从理论上说,只要在旗,清政府都会负担其生计,所谓“生则入档,壮则当兵”,旗人不能从事农工商等职业,只能当官、当差或当兵,靠死工资过活,此外,每丁(成年男子)给50亩地,算是上了份保险。

  那么,这份死工资究竟有多少呢?

  按规定,亲王工资最高,年薪一亿两白银,当然,这只是说说而已,清中期政府年收入三四千万两,到末期也才七八千万两,还不够养一个亲王的。据记载,清代一品大员年薪是1.8万两,从九品小官是32两,比御用铜匠收入还低。

  官小俸薄,不足自养,所以政府每月还要发粮食,两者合称“钱粮”,当时粮食多从南方漕运而来,路途遥远,加上库房周转等弊端重重,下层官兵很难领到新粮,故有“旗人吃老米”的说法。考虑到收入微薄,无以维持体面,清中期后,除钱粮之外,略大点的官还会发“养廉银”,一般是每年40两,近于今天的“绩效 ”、“岗位津贴”之类。

  清代奉行的是标准的“小政府”政策,收入有限,却要养活这么多人,并非易事。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收入要求水涨船高,到光绪时,普通步兵的工资已涨到每年17两,外加20斗米。吃工资队伍日益庞大,成了沉重的负担。此外,漕运自咸丰时便已不畅,粮很难按时发放,只能折钱,进一步加大了财政压力。

  为应付财务危机,清末政府只好乱发货币,引发了一轮又一轮通胀,导致银贵钱贱,此外,拖欠工资的情况经常发生。咸丰时期,普通军人只能拿到六七成工资,其中一部分还是严重贬值的铜钱,甚至还有难以流通的铁钱。这给军队的战斗力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清军一触即溃,毫无战斗力,固然有指挥无方、武器落后、体制腐败等原因,但与士兵工资低,饱受克扣,也有一定关系。

  “大锅饭” 毁掉了曾经战斗力极强的八旗军队,据清末驻华的俄罗斯武官记载,当时,这些终身制的军人没有统一的军装,缺乏必要的训练,射击时不会瞄准,缺乏纪律性,站岗时甚至将步枪交给看热闹的老百姓玩,自己则躲到一边去晒太阳……其实,他们也是受害者,到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再次诏裁旗饷,最普通的旗兵每季发俸米一袋约155斤,月饷银一两,已不足糊口,到清亡前夕,已有数十万旗民沦为饥民。

  看来,靠拿死工资,终究不是办法。

  本文资料引自《北京志·人民生活志》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