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疗伤》停播 荧屏心理治疗有哪四宗“罪”?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密室疗伤》停播 荧屏心理治疗有哪四宗“罪”?
2010年05月24日 13:55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江苏卫视的新节目《密室疗伤》在播出两期后搁浅。前日有消息称,其因近乎残忍的画面、让人压抑的情节引发观众不良反应,从而被国家广电总局叫停。其实,在《密室疗伤》之外,还有众多以心理名义窥视隐私的心理类节目遭到观众诟病。如何“叫醒”他们,考量着媒体的良知以及心理咨询从业人员的素养。

  贩卖隐私 博取高收视率

  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然而当下风生水起的心理类节目,让人们冲破了这一心理禁区,漫天飞舞的隐私故事和家庭纠纷,成为公众茶余饭后的话题和谈资。然而,这其中不乏打着“心理治疗”幌子,行“贩卖隐私”之实的无良节目,通过满足一部分人的发泄欲和窥私欲来博取高收视率。

  此现象已经引发业界和社会的关注。在前不久东方卫视举行的心理访谈节目《幸福魔方》研讨会上,心理咨询师吴国源说:“咨询室是个特殊场景,只有咨询师和来访者两个人,而且心理咨询很重要的是要保护来访者的隐私,但心理节目现场就完全不同了,不只是两个人,有摄像、灯光、导演、主持一大箩筐的人。节目现场有的做成封闭空间,有的搞个玻璃墙,有的用两个房间隔离,看起来是保护来访者,但摄像机镜头依旧肆无忌惮盯着拍,实在是掩耳盗铃。”

  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裴芸说,美国有法律规定,医生不能公开病人的隐私,所以在电视上直播医生跟病人的对话,应该是不可能的。不过目前国内尚无相关明确规定,有心理困扰的人和心理医生在电视上聊天,也是双方认可的。但从内容和呈现方式上讲,绝对不应该以暴露隐私或者哗众取宠来满足某些人的趣味。

  只伤不疗 人性关怀缺失

  有观众认为,“撕裂伤口”、只“伤”不“疗”,是某些心理类节目的致命伤。

  嘉宾王荔怕蛇,却要面对四面幕布上交织如麻的蛇群,一旁的心理医师还在催促:“睁开眼睛,深呼吸,去看着它们,它们就在面前,只是一堆图像而已。”最后心理医师用命令的口吻说:“睁开眼睛!”刚一抬头,王荔立刻抱头干呕起来。此外,嘉宾向忠海大吐丧女之痛,说到伤心处痛哭流涕,而四面幕布上不断播放汶川大地震时山崩地裂的一刻,以及向忠海女儿生前美丽的照片……这些都发生在《密室疗伤》首期节目的现场。

  观众被深深地“刺激”了。“看了后我连做了几个晚上的噩梦,节目太残忍了!”有位观众在网上留言。《密室疗伤》以嘉宾的哭号、抽搐、恐惧,以再次撕裂嘉宾的伤口来震慑眼球,完全无视人性的关怀。

  还是在那次《幸福魔方》研讨会上,包括吴迪、林紫、吴国源等在内的诸多心理咨询师达成了一个共识——电视节目所呈现的心理咨询与真正的专业心理咨询根本不是一回事。吴国源说:“真正的心理咨询是先要经过好几次访谈才开始治疗,要与来访者建立关系,并且作详细的评估。但现在有些节目,做法实在太大胆,是把人家的伤口打开给众人看,但不负责缝合,就跟人家拜拜了。”

  社会学家顾骏也指出:“心理节目的关键应该是将心结打开,但现在有的节目反而是把结越拉越紧了。”

  话题边缘 价值取向异位

  婚外情、第三者、代孕、包二奶、畸形恋、拜金、富二代……当这些醒目的字眼在电视荧屏上跳跃时,无疑可能带来高收视率,然而更暴露出了某些心理类节目在社会价值取向的负面引导。记得看过一期节目,一位姓黄的大学生只戴了一副墨镜,面对镜头侃侃而谈“二奶经”,诸如“我觉得有一位大叔照顾我,也挺好”“我和大叔是有感情的”等话语一次次挑战着观众的“神经”,同时也引发了观众不满。一位观众在网上留言说:“有很多人只看生活质量,对于是否符合道德伦理已不再关心,节目传达这样的社会导向,不觉得有些低下吗?”

  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社会专题部负责人李欣认为,心理类节目如果仅仅停留在个案上,只关注个体的心理问题,虽然可以凭借新、奇、特的个案博取高收视,但是视野难免狭隘,难以对公众产生有益的指导和帮助。“其实,体育赛场上面对失利时的心理调整、中高考落榜时的心理危机、单亲家庭孩子的逆反心理、爱与被爱中的相互理解、频繁跳槽的心理惯性、因恐惧社交而引发的酗酒习惯等等,还有同事关系、家庭关系、压力与减压、睡眠障碍、自杀现象、梦解析、预防犯罪和犯罪心理分析等都是可做的选题。”

  “荧屏心理节目打出为人进行心理治疗的招牌,但本身畸形的追求就该接受心理治疗。”这是一位网友的留言。

  专业失准 “伪专家”难解忧

  心理访谈类节目的迅速蹿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代都市人的心理困惑和情感问题急需宣泄和疏导的渠道。他们之所以有勇气将自己的困扰、烦恼曝光于荧屏之上,也是寄希望于相关心理专家、法律界人士能够帮助他们化解矛盾、解决困扰。

  然而事实上,有时候一些专家明显“跑偏”。记得有一期节目,当事人的困扰是“该不该把情人的孩子生下来”,不过现场专家并没有去分析当事人的地位尴尬、心理迷茫,从而去解决当事人面临的困境,而是将话题最终转移至“女人要不要生孩子”。专家的态度让当事人和观众分辨不清是非。

  由于缺乏经验,有些心理类节目组在选择专家时,很容易被看似渊博、口若悬河的“伪专家”们蒙蔽。所谓“伪专家”,一是没有医师资格证,二是没有经过严格的职业训练。他们在参加心理节目时漏洞百出。还有一些所谓专家仅根据一道测试题就给当事人下判断,或者抓住当事人的一句话就大加发挥,再或者像邻居劝架似的说些不痛不痒的话,根本深入不到当事人心理,分忧解难更无从谈起。

  央视《心理访谈》节目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他们选择专家,如果是大学里的专家,一定要具备心理学教授资格;如果来自医院,则必须有心理学医师资格或是全国心理咨询师培训资格,以此保障节目的科学性和对当事人的负责。

    本报记者 李红艳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