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国学院首批学员答辩将完毕 专业文凭未就位——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人大国学院首批学员答辩将完毕 专业文凭未就位
2010年05月25日 14:25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人大国学院毕业学生28人拿到“文史哲”硕士学位;国学院称就业情况好于其他专业

  国学生将毕业 专业文凭未就位

  2005年,人大国学院成立,当时曾引起各大媒体的争相报道。近日,人大国学院副院长袁济喜告诉记者,“人大国学院首批学员答辩即将完毕,将于近期毕业,大约28人将分别拿到文史哲的硕士学位。另据悉,关于国学科目的申请尚未得到明确的批复,这也意味着国学生拿不到专业文凭。

  袁济喜还对本报记者透露,人大国学院本硕连读的首批学生不久就要毕业,由于国学科目尚未批复,人大将按照文史哲等专业为国学院首批毕业生颁发学位。仅有极个别的同学因为身体原因,或考试成绩未能通过而转到其他专业,因为国学院不可能降格以求。“但是,很快就有学生转入国学院,所以,招生人数和毕业人数基本相同。”

  袁济喜称,首批学生从招生到毕业总体比较顺利。毕业生有8人高分考上了北大、人大、南大的博士,这些学生将来就是专业人才了,“有的学生进入了出版社、报社,还有学生进入大型国有企业,因为它们需要人去搞企业文化。从就业情况来看,国学院毕业生明显好于其他专业”。

  - 人大国学院

  人大国学院成立于2005年,最终录取了人大各个院系大一、大二的58名学生,其中2004级30人,2005级28人。国学班的课程主要包括国学基础知识、国学精神意蕴、国学治学方法三大模块。

  国学院自成立后,从开课到本硕连读的教学计划等一直饱受争议。由于教育部尚无国学这一科目,人大国学院在成立之初,每个学生毕业后,经考试合格后,学校将给学生颁发文史哲的文凭。

  - 相关新闻

  刘梦溪反对增加国学科目

  称“国学科”无必要,人大表示正在申请

  近日,由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和中华书局联合举办的“梁启超、陈寅恪年谱长编出版学术座谈会”在西郊宾馆举行。著名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在发言时,明确反对设立国学博士学位。人大国学院副院长袁济喜认为,此事有待探索,而国学科目的申请也正在进行之中。

  刘梦溪:设国学科无必要

  去年年底,人大校长纪宝成、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在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都明确提出应该增加国学科目,给国学“上户口”。纪宝成在发言中称,“国学就是一种综合的、跨现行学科的研究,所以我们讲国学是一个学科,是有充分的学理根据的。”

  在近日的学术会议上,刘梦溪表示,“近四年来,我对国学进行了深入的梳理和研究。我强烈反对教育部设国学博士学位,我觉得这是个大笑话。这是跟晚清、民国以来学术分类相冲突的决定。如果一个大学设了国学博士,他做的是李白研究,你给不给他学位?如果要给,和文学院的博士学位是否相同?国学在当下有没有意义,取决于什么是国学。”

  刘梦溪表示,“设立一个科目是大事情,提倡者大都没有做过研究。清华国学院为什么只存在了四年,就是因为在1929年后,北大和清华的文史哲学科都完备地建立起来了,而且具有很雄厚的实力。中国的文化了不起,但是不必用国学来代替中国文化。你能说法国文化就是法国学吗?提出设立国学科目,既有文化上的弱者心态,还有一个利益的问题。我们中国文化研究所改成国学研究所,肯定能拿到很多钱。”

  袁济喜:结论不要下太早

  对此,人大国学院副院长袁济喜表示,关于申请科目的问题,人大国学院还在谨慎讨论,有关报告已经提交,目前还没有确切批复。

  袁济喜说,“刘梦溪老师也是从我们学校中文系毕业的,他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我认为,设立国学学位和现在的学科分类并不矛盾。我们现在基本上还是能够做到兼容并包。还有就是有些事情都是在实践中探讨的,有些事结论不要下得太早。国学院五周年仍然还在向前推进,本身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当然,百家争鸣是好的。”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