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休墓保护性回填:文物保护该否让路城市建设(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曹休墓保护性回填:文物保护该否让路城市建设(2)
2010年05月26日 07:45 来源:大河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建设与保护 鱼和熊掌能否兼得

  备受世人注目的曹休墓发掘现场,文物部门已经开始原址保护措施,也许不久一个带有标志意义的三国大将曹休墓博物馆就矗立在邙山之巅。 然而更多的王侯将相墓葬是否都会得到原址保护?网友们感觉心里很没底。

  网友“洛阳平常人”:为了节约一点工程成本,为了可怜的一点税收,为了一个城市的一点华丽的面子,这些放在历史和世界的大格局中去衡量,几乎是没有意义的,而我们要失去的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最可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网友“小叶子”:要关注的问题是修路的规划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长远的规划政府是否可以建立一个既可以修路又可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政策。使道路条条通,历史文化遗产的文化也源远流长。

  网友“LOVE媛”:地下文物较的地方,进行基本建设一定要先进行文物勘探,如果有重要遗址,最好另外选址建设。

  网友“木子藤”:欣闻新发掘的曹休墓和东汉帝王陵墓将得到科学有效的保护,甚感欣慰!经济建设与文化保护并不矛盾,而且处理得当,文化遗产反而助推经济的振兴。洛阳大遗址保护的经验告诉我们城市发展贵在存异,保护文物兼顾古今。城市发展与文物保护是永恒主题。洛阳应该走历史文物保护与现代城市发展和谐共生之路。两者如果协调好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越是现代化的城市就应当越重视保护其历史文脉,越是历史成分重的城市越显得有魅力。因此,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建设两者的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的,也不是顾此就定会失彼的关系。它们两者是互相促进,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若彼此能得到好的协调,那会形成一个有利于双方稳定和发展的“双赢”结果。

  相关链接:洛阳发现曹操族子曹休墓

  2010年5月14日,在洛阳邙山曹休墓后室出土铜印1枚,边长约2.0cm,瓦钮,篆书白文“曹休”二字,显为墓主人的私印,成为墓主人身份的确切证据。

  该墓葬为长斜坡墓道砖券多室墓。由墓道、甬道、耳室、前室、后室、北侧室、南双侧室等组成。墓葬土圹东西全长50.6米,南北宽21.1米,深10.5米。其中墓道长达35米,最宽处达9米。有迹象表明墓道多次被挖开,实施了合葬。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