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文物南迁"后人吁保护华严洞等"南迁"遗迹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故宫文物南迁"后人吁保护华严洞等"南迁"遗迹
2010年06月08日 08:47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考察队贵州华严洞寻古 “南迁”后人表示———

  从南京到贵阳,飞行时间不过两小时的路程,在当年故宫文物南迁之旅中却是历经曲折,异常艰险。1937年,为避免日军飞机轰炸,当年故宫南迁文物中挑选出的精品从英国展览归国后,仍旧放置在特制的铁皮箱中,从南京经水路运往汉口,转到长沙,直驱桂林,直到1938年1月运抵贵阳。首批八十余箱最终被迁移到贵州安顺县华严洞储存,并成立了故宫博物院驻安顺办事处。昨天,“重走故宫文物南迁路”考察团一行抵达华严洞。考察团成员、当年“驻安办”主任之子庄灵先生格外激动,他说:“之前有两次来到这里,也就是我的出生地寻访,这次能跟随两岸故宫人一起见证那段珍贵的历史,也是我心情最高兴的一次。”他还表示,有一些类似华严洞的遗迹正面临消失的危险。

  四十米高的华严洞,由于地形隐蔽,有数千平方米的大型洞厅,当年被选作理想的藏宝之地。据悉,这批秘藏洞中六年的国宝中有唐寅的《山路松声》、马和之的《闲忙图》等,如今都是台湾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据贵阳文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年的国宝在这里一放就是六年,其间还参加过国内外的文化交流活动。在昨日的考察中专家指出,这些南迁历史在以往的史料中虽有提及,但往往是轻描淡写略过,“实际在今天重新考证这段历史,可以感受到即使在战乱时期,战火丝毫没有泯灭人们对国宝的热情。特别是在贵阳‘毛公馆’举办的文物大展期间,观众纷至沓来,不少人把能够看到国宝当作一件幸事。尽管这是国宝南迁中颠沛流离的插曲,但如同当时民众的一种说法,如果不是由于文物南迁避寇,许多人可能永远无缘这些国宝。同时,与国宝相遇的经历甚至可能影响了有些人的一生。”

  睹物思人,如今已是古稀老人的庄灵先生回忆起两次华严洞之旅,都念念不忘自己的父亲。他说,第一次来是为祭奠父亲百岁冥诞,和自己的几位兄长一起来到这里,“当时还是乡村景观,乡野平和,与儿时的记忆无异”。可是 2004年再度拜访华严洞,“差点就不认得。山洞入口变成新的佛堂,金碧辉煌,甚至遮蔽了原来的样子,与原来的记忆完全没有关系了。”这位“南迁”后人表示,故宫文物南迁路沿线的环境变化很快,有一些类似华严洞的遗迹正面临消失的危险。他提议有关部门能够从整体考虑文物南迁景观的历史文化价值,并对这些“ 南迁遗迹”进一步加以保护。

  本报记者 王岩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