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清末颜料坊改造公示 找回“老城南的魂”——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南京清末颜料坊改造公示 找回“老城南的魂”
2010年06月08日 14:00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南京规划局6月7日公示颜料坊地块改造方案。

  设计方考证,由于民国以来政治、社会制度与交通方式的改变,城南传统风貌发生了很大变化。颜料坊地块上世纪50年代工厂的建设与七八十年代居民自行搭建的简易用房,都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这一地区的传统风貌,因而原样复原既不可能,也无必要,而应根据史料和城南街巷固有的尺度,恢复这一地区的建筑风貌和街巷肌理,找回“老城南的魂”。规划面向秦淮河设计了多进穿堂的院落建筑,临河多为1-2层河厅河房,建筑高度控制在7米以下,平面图上展现的是一长片粉墙黛瓦的河厅河房,并为绵密的里弄支巷有机切割。

  拆出的空地可以按照传统风貌“适应性重建”,但保留下来的老建筑、古树、古井却要“原样修复”、“修旧如旧”。牛市64号-颜料坊49号是建于清末的市级文保建筑,青砖小瓦,有跑马楼,门窗雕饰精美,但建筑质量较差,部分墙体已经坍塌。建设方请苏州古建公司做了修缮方案,保存并完善原有建筑规模、布局,保存各建筑大木构架形式、装折布置与墙体屋面做法,拆除私搭乱建,尽可能恢复原貌。

  历史上曾有过而后来消失的老地名、老建筑、老商铺,在历史信息考证和历史档案佐证的基础上,予以“考证复建”。比如童子巷、玉清池(民国时期的浴室),在设计中保留了老地名;“丝市口”、“吴兴会馆”、“都税务”是历史上这一地区有名的商业场所和公建,都将按历史资料进行设计复建。

  专家认为,历史街区改造不仅要复兴历史,还要注入现代生活功能;既要体现专业水平,也要贴近市民、游客的观感和需求,增强老街区的活力。因而,颜料坊地块调整为传统商业办公、文化娱乐和住宅混合用地,不再是单纯的居住。临街建筑作为商业、旅游配套,沿河开辟码头,街巷密如蛛网——这一地块改造后,将成为秦淮河“西五里”的一部分。 (顾巍钟)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