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调研员:可持续发展理论也适合非遗保护——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非遗调研员:可持续发展理论也适合非遗保护
2010年06月08日 17:35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近日,有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目前国内的非遗保护工作提出了批评,该媒体便以《非遗申报每年浪费数亿元,编故事之风日盛》为题进行了报道;也有专家指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变成特色小吃大全”的势头,批评“酒水泛滥”,引起社会关注。

  我虽不是什么专家,但从事这项工作也有不少年头,一直在第一线参与非遗保护工作,对于为什么保护、为谁保护、保护什么等问题也有所思考。因此,也想就一些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

  这几年国内的非遗保护工作可以用如火如荼来形容,成效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人大、政协的积极支持,文化部门的开拓进取,相关部门的密切协作,传承主体的勇于担当,专家学者的殷殷情怀,人民群众的真切拥护,才有了今天这样好的态势。

  应该看到,各地非遗普查硕果累累,许多濒危项目得到了抢救和保护,一些传统民俗活动得以恢复,传承人的热情高涨,不少非遗项目打出了品牌,中华文脉得以延续。这些工作的开展,也促进了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广大民众充分享受到非遗保护的成果。应该说,目前非遗保护发展态势很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近年来,非遗保护工作不但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全社会的支持。对于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各地都很踊跃,甚至你追我赶,这不排除有政绩、功利的因素,但也不能否认在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政府的文化自觉,以及民众的返璞归真,开始追寻心灵的归宿,寻找精神的家园。

  非遗涉及面广、涵盖面宽,各地在“申遗”的过程中,对申报条件的把握不是很到位,对非遗的认识不是很清晰,往往多多益善,追求上榜率,这的确是一个问题,但这同时也说明社会各界对非遗保护的热情已非同日而语,这种热情总不是坏事。如今地方政府、社会各界以及老百姓,对祖先留下来的东西已经有了新的认识。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非遗保护,人人参与。虽然最终未必每一个人都会参与到非遗保护的队伍中来,但这项工作的开展和推进,至少使群众对非遗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情感,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保护、传承,这难道不好吗?

  非遗既是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也是生产生活方式。那么,从这个层面讲,饮食类非遗项目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它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中国古人说,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酒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它们已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大众对此的关注度也非常高。如果人们觉得非遗跟自己完全没关系,他们也许就不会关注乃至参与到非遗保护中来。因此,要让人们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有它的现实意义。如果饮食类项目入选能让老百姓对非遗有更强烈的亲近感,未尝不是件好事。

  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造福于民,应该说是保护工作的一个现实意义指向。非遗目前是一个很热门的领域,各地政府都有很高的热情,这里面既有遗产保护的诉求,当然也有经济利益的驱动。浙江某县是海洋渔业资源大县,该县提出了“善待海洋就是善待人类自己”的理念,对海洋渔业资源不是竭泽而渔,而是实行禁渔、休渔。“休渔期”结束后称为“开渔”。当地政府和文化、旅游部门将原来民间的“祭海”活动组织成节庆活动,称之为“开渔节”。这种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成为当地一个有影响的文化与形象标志,让群众对人类与海洋和谐共处有了新的认识,同时激发了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也推动了当地体验经济、休闲经济的发展,这有何不好?在实践过程中,开发与保护也许是有矛盾的,但如果理念和方式掌握得到位,也是可以达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同样适合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王 淼 (作者系浙江省文化厅社文处调研员,具体负责浙江省非遗保护工作)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