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遗址引出三大悬疑:北宋晚期汝窑是官窑么(5)——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汝窑遗址引出三大悬疑:北宋晚期汝窑是官窑么(5)
2010年06月10日 15: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悬疑三:工匠到哪里去了

  依照常理,北宋末年的战乱平熄后,汝窑工匠们应回归故里,重开窑炉,如近邻的禹县、远处的定州、黄堡窑等一样,恢复传统作业。奇怪的是,至今尚未见到任何有金代特征的汝官瓷。

  从汝州地区的窑址考古可以发现,金代只有一种“汝钧”与官汝略为接近,但面貌已大为不同,与其说接近官汝瓷,不如说更像钧瓷。很显然,那批宋徽宗时生产汝瓷的工匠要么在战争中被杀,要么落脚他处。因为其他同样生产过贡瓷的窑场,即使停烧贡瓷后,后续的民用产品依然保留了贡瓷的风范,产品固有特点并不会因用途有所改变而突然消失,唯独汝窑,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从此竟消失得无影无踪。

  然而,就在汝窑隐匿后不久,却在遥远的临安(今浙江杭州)出现一种与汝瓷面貌极其近似,而与历史上的浙江瓷器少有共同之处的窑器,它就是南宋官窑——修内司窑。

  修内司官窑,南宋著名瓷窑。南宋建都临安后,按北宋汴京(今河南开封)官窑旧制,在都城修内司重建官窑,烧造青瓷。南宋官窑在杭州有两处,先在凤凰山麓万松岭附近修内司设立“内窑”,后在乌龟山麓郊坛下“别立新窑”。世人因此将前者称之为修内司官窑,后者称为郊坛下官窑。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