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详解曹操真实形象:是乱世英雄 不是奸雄——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王立群详解曹操真实形象:是乱世英雄 不是奸雄
2010年06月12日 17:49 来源:东方今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明人所绘曹操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曹操是英雄还是奸雄? 王立群为您详细解读曹操其人

  说曹操,曹操到。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能够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的恐怕只有曹操;然而,当人们一说起曹操,就会想到戏剧舞台上那个大白脸奸臣。和曹操有关的戏曲剧目有几十部,而曹操始终难以摆脱奸佞小人的形象。

  这种反差如此之大,或者说极端矛盾,究竟是为什么呢?曹操究竟是一个什么人呢?今天上午,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将做客央视北京演播室,为您详细解读曹操其人。

  昨晚,今报记者专访了正在北京忙碌的王立群教授,带给您一个不一样的曹操。

  曹操的真实形象,现在也不清楚

  记者:一提到曹操,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有的时候是大白脸,有的时候是大英雄,他到底是什么人呢?

  王立群:这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因为涉及历史人物的形象问题。其实每个历史人物都有四个形象,第一个是他生活中的真实形象;第二个是历史记录的那个历史形象;第三个是经过各种小说、影视剧解读之后,大家所说出来的形象,实际上是一个解读的形象;第四个是大家接触了各方面的知识,形成了心中的形象,这是一个接受的形象。每个人都有这四种形象,曹操也不例外。

  记者:能不能分析一下曹操的这四种形象?

  王立群:曹操的真实形象,我们现在不知道。为什么呢?因为记载一个历史人物的时候,一定会有变异。而产生变异的原因,可能跟记录者掌握史料的多寡有关。掌握得多可能写得好一些,掌握得少可能就失真了。同时,还跟记录者个人好恶有关。另外,还受记录者所处时代制约。那个时代对这个人物怎么评价,他写的时候,一般会从众,按照大多数人的理解来写。所以记录下来的历史人物的形象和真实的人物已经有变化了。我再打个比方,比如说你要为一个朋友写一篇传记,你的同事也要为他写传记,你们俩写出来的传记,和他本人一定有距离。

  记者:难道说,真实的历史其实是不可知的?

  王立群:真实的历史其实是很难搞清楚的。你看《二十四史》记得多丰富,但《二十四史》写出来的人物和真实的人物之间一定有差距,所以,当今世界上所有的人物传记都不可能完全真实地再现人物和历史。虽然真实的历史和记录的历史是有距离的,但是我还要强调一点:记录的历史,毕竟还是反映了真实的历史人物的一些方面。

  曹操是乱世之中的英雄,不是奸雄

  记者:那我们究竟该如何认识曹操呢?

  王立群:要了解一个历史人物,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读他的传记,读他的作品,读一些相关人对他的记载评价,然后综合起来,你可能对这个人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就曹操来说,要想了解他,就去细读《三国志》,还有他的乐府诗和相关诗歌。可怕的是,现在很多人连这个都不去做,而说起曹操来,还是一套一套的,他们所说的“曹操”从何而来?基本上是从小说、影视剧中来的。

  记者:读曹操的诗歌,人们能够大概揣摩他是一个什么样胸怀的人?在《三国志》里,曹操是什么样的?

  王立群:《三国志》里的曹操,你要是通读以后,至少会说他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这两点给我的印象很深。

  记者:他不是一个反面人物吗?

  王立群:不是。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并没有多大的家族背景,他从基层打拼出来且三分天下。更为关键的是,他掌握了最关键的资源——皇帝。这一点一般人做不到。当时,那么多人看了如丧家之犬的汉献帝,都没有想起来把他接过来,而曹操却做了。结果,当时的人就骂他是汉贼。后代的人也去骂他,说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但问题是你们为啥不去挟天子呢?这说明,眼光跟胆略相结合,就构成了一个政治家最基本的素质。

  从军事家的角度来说,在那么一个战乱年代,曹操经历过很多战争,也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比如说讨伐董卓,别人都不打,他去打,打败了;比如说他跟袁绍打官渡之战,他以少胜多,打了一个大胜仗;曹操还剿灭了许多当时的著名军阀,如吕布、刘表、袁绍,包括荆州的一些大大小小的军阀。为了军阀战争,他甚至连儿子、兄弟的命都搭上了,最终他把北方掌握在自己手里。

  他不光有军事实践,还有军事理论,他为《孙子兵法》作了注。所以,曹操这个人既是一个军事理论家,又是一个军事实践家,所以我们看《三国志》会发现,曹操的确是乱世之中的英雄,不是奸雄。

  《三国演义》造就了曹操的“奸诈”

  记者:现在的大人小孩,几乎都说他是枭雄。

  王立群:在三分天下的时候,我们很难用所谓的道德标准衡量谁对谁错,在一种混乱的战争状态里面,很难说谁的就是正义战争,谁的就是邪恶战争,

  记者:那曹操为何会有“乱世奸雄”的帽子?

  王立群:其实晋代就有这个说法了,特别是到了宋代以后,这个说法被强化了。受宋代正统思想的影响,曹操的形象转变了,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文学作品起到巨大的作用。因为对历史人物的解读,历来有两条路,一条是历史的解读,一条是文学的解读,历史的解读更忠实于历史,但是文学的角度更有感召力。

  主持人:何以见得呢?

  王立群:对曹操解读最成功的是《三国演义》,自从《三国演义》成书后,曹操的形象就普及了,这种解读其实是一种文学的解读。而文学在解读历史的时候,和真实的历史差距更大,要么把历史神化,要么把历史丑化。《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造就了曹操异乎寻常的知名度,也造就了曹操“奸诈”的恶评;更奇特的是这一恶评竟然成为曹操的定评。真是成也《三国演义》,败也《三国演义》。曹操奸诈的形象得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中国老百姓的认同,这种高度一致的认同,在中国古代众多的人物中也是一个奇迹。

  记者:您刚才说,受宋代正统思想的影响,曹操的形象转变了,为什么这么说?

  王立群:宋代的正统思想特别严重,认为刘备姓刘,属于东汉的刘氏正统,所以要把他抬起来,与之相对的曹操就应该被压下去。从这个时候开始,曹操的脸越变越白。其实,刘备的正统大可怀疑的。刘备自己说,他是中山靖王之后,我们知道中山靖王刘胜有120多个儿子,刘备是他120多个儿子哪一支的后裔?说不清楚。就是因为他姓刘,占了大便宜。

  曹操的“奸诈”让很多人不相信这就是曹操墓

  记者:电视剧《三国演义》,还有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三国》里,都有曹操杀吕伯奢全家这件事,还留下了特别著名的一句话,“宁肯我负天下人,不能天下人负我”。这段故事,《三国志》里有记载吗?

  王立群:《三国志》里没有,但是在《三国志》的补注中记录了这件事,这个事是真的,确实是一个真实的事情。但我认为,之所以有“宁肯我负天下人,不能天下人负我”这句话,应该是曹操单就吕伯奢这一件事讲的心里话,但是影视剧就抓住这个事儿,把它强化了,把它突出了。给人的印象,曹操就是一个宁可负天下,也不能让天下人负的人。

  每一个读者,每一个观众在接受文学作品以后,心里都有一个形象,刘备什么样,曹操什么样,可惜的是很多人心中的曹操不是他读了《三国志》、读了曹操的诗文之后得出来的形象,而是受了以《三国演义》为代表的文学解读之后形成的形象,所以曹操最后成了一个奸诈、阴险小人的典型代表。

  记者:您的意思是说,这时候人们心中的曹操已经距离真实的曹操非常远了?

  王立群:应该说,这时候的曹操只是一个历史文化符号,他已经和历史中真实的曹操相去甚远了。正因为如此,在宋代以后,曹操墓才有了72疑冢之说,既然是那么一个奸诈的人,怎么会没有疑冢呢,传得神乎其神。这种误读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发现曹操墓的时候,很多人不敢相信这就是曹操墓。

  叱咤风云的曹操,也有温情细腻的一面

  记者:按照您的说法,曹操是一位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这样的光环好像距离老百姓很远,曹操有没有温情的一面?

  王立群:当然有了。曹操临终时,曾说起丁夫人:“我一生所作所为,没有什么可后悔的,也不觉得对不起谁,唯独不知到了九泉之下,如果儿子曹昂向我要妈妈,我该怎么回答?”

  记者:曹操临终遗言好像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就是一些婆婆妈妈的事儿,很让一些名人雅士看不起,苏东坡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只有“临死不惧,谈笑就死”才称得上是英雄。

  王立群:曹操对家眷后世的嘱托很有意思,他说:让众位妾女住在铜雀台上,可以遥望西岗墓地,留下的香料分给各位夫人,其他无事可做的,可以学做鞋子卖钱,这就是“分香卖履”的故事。苏东坡向来视曹操为奸雄,说到曹操的最后遗言,他说曹操“一生奸伪,死见真情”。其实,无情未必真豪杰。从曹操的临终遗言,我们可以看到叱咤风云、戎马一生的曹操的另一面:温情、细腻、真挚、感人。

  □东方今报特派记者 王会杰 张波 梁新慧 张英 李长需 奚春山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