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汉墓千年神话:不朽女尸皮肤仍有弹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马王堆汉墓千年神话:不朽女尸皮肤仍有弹性
2010年06月13日 18:38 来源:沈阳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资料图:沉睡了二千多年的马王堆汉墓主人辛追夫人,从湖南省博物馆旧馆搬入全新陈列大楼,“安睡”在全新的“地下寝宫”中,并于一月十八日与游人见面。 中新社发 冯军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马王堆汉墓:千年不朽的神话

  马王堆,位于中国湖南长沙的汉墓,因为在这里首次发现历史悠久的“湿尸”而名扬天下。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掘,被世人誉为“20世纪中国与世界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马王堆出土不朽女尸

  长沙市的东郊有两座土丘,因外形很像马的鞍具被当地人叫做“马鞍堆”,后来讹传为“马王堆”。

  1971年年底,人们在马王堆发现了一座古代墓葬。1972年1月,考古队正式对这座墓葬进行科学挖掘。这个墓葬南北长20米,东西长17米,属于大型的古代墓葬。这是一个方形的墓,深20米,从上到下逐渐缩小,像漏斗的模样,墓坑的底部摆放着4米多长、1.5米高的椁室。椁室由数十块整木制作的椁板拼合而成,有的椁板竟重达1000多斤。中央是巨大的棺材,四边的边厢里填满了五光十色的珍宝,在淤泥的覆盖下,每件物品都如新的一样。

  墓主人庞大的棺材竟然套装有四层,最里面才是安放墓主人遗体的内棺,棺盖上覆盖着一块“T”型的神秘帛画,这幅长达2米并且完好无损的巨幅帛画是中国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庞大的四层棺材都用上好的木料打造,一共使用了70块木板,所有的棺材全部是靠着能工巧匠的技艺用卯榫的办法拼接起来的。

  要见到墓主人的面目,必须先揭开裹在外面的丝绸物品。墓主人身上盖了两层,像被子一样,非常漂亮、非常鲜艳。为了剥开墓主身上的丝织品,人们花了整整一周时间。墓主人身上裹了20层衣物,有丝绸、麻织品,春夏秋冬的衣服几乎都全了。

  墓主人终于露出了面容,所有在场的人们都目瞪口呆:她不像一具古尸,皮肤仍旧是淡黄色的,按下去甚至还有弹性,部分关节能够活动。女尸经过防腐处理后,被送到了湖南省医学院。注射防腐剂时,女尸的软组织随时鼓起,以后逐渐扩散,和新鲜尸体十分相似。这不仅是世界考古史上的奇迹,而且也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在文物的清理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枚印章,上面刻着“妾辛追”几个字,说明墓主人的名字叫辛追。另外在一些随葬器物上,印有“轪侯家丞”和“轪侯家”的字样,根据史书记载,軑侯是西汉初年的一个侯爵,曾在长沙国担任丞相。

  辛追死于胆绞痛诱发的冠心病

  这个雍容华贵的女人是谁?为什么历经2000多年的时光依然能保持尸身不朽呢?

  为了进一步了解女尸的生理状况,人们经过仔细研究,决定对古尸进行解剖。人们在女尸的胃肠中发现了138粒半还没有消化的甜瓜瓜子,也就是说,在死亡前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她曾经吃了大量的甜瓜,她一定是个喜好甜食的贪嘴的女人。

  医生再次仔细检查了辛追的生理状况,发现她患有胆结石,一块石头就堵在十二指肠口,食用太多甜瓜会引起胆绞痛,而辛追同时还患有严重的冠心病,百分之七十的主动脉堵塞,由此医生推断,辛追死于胆绞痛诱发的冠心病。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不懈地探求马王堆女尸的不朽之谜,但没有一种解释能让人完全信服。

  马王堆陪葬品无比奢侈

  辛追留下的财富成为今天人们研究历史的弥足珍贵的实物,2000多年前的中国人在丝织业方面的智慧让世界叹服,而精美绝伦的汉代漆器足以令世人惊讶不已。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白荣金认为,马王堆就是一座地下丝绸宝库。在墓葬中一共出土了100多件丝织品和衣物,丝绸、刺绣、织锦应有尽有,包括各式各样的袍子、衣服、鞋子,还有手套和袜子,似乎是深埋地下的“古代时装秀”。

  一件透明的襌衣只有48克重,如果去掉领口和袖口的镶边,就只剩下25克重了,据说折叠起来就可以装进一个普通的火柴盒子里!

  辛追墓最大的财富恐怕要算色泽鲜艳的漆器,一共出土了700多件,有餐具、家具、兵器,还有用来娱乐的博具。专家认为,通过马王堆漆器的出土,足以说明汉代是漆器的黄金时代。

  马王堆漆器堪称汉代漆器中的杰作,质地光亮照人,图案朴实大方,变化多端的云气纹,配以艳丽的色彩,称得上精美绝伦。由于墓葬良好的密封状态,使得不太容易保存的漆器形状如初、色泽饱满,在漫长的2000多年里几乎没有消损颜色和亮度,看上去和新的一样。

  3个墓葬主人身份破解

  在辛追的一号墓旁边还有两个墓葬,一号墓和二号墓呈东西向排列,三号墓紧靠着一号墓的南侧。

  和一号墓相比,三号墓的规模稍小一些,棺室分3层,边箱里堆满了丰富的随葬品,其中也有不少是稀世之宝,但内棺的情况令人失望。三号墓的主人只留下了一副骨架,医学家测定这是一位30岁左右的年轻男子。

  三号墓主人并没给后人带来千年不朽的奇迹,但他留给后人大量的帛书和竹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出众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12万多字的帛书,包括著名的古代典籍《周易》、《老子》等等,大部分是已经失传了一两千年的古籍,这是继敦煌之后最大规模的一次古代典籍的发现,马王堆的帛书和竹简在日后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马王堆学。

  6000多字的《五星占》留下了一些依靠肉眼观测的数据,说明当时的人们对五大行星的运行规律有相当准确的了解。墓里还有一幅《地形图》,方位上南下北,有比例尺,地图描绘的是东经111度到112度30分,北纬23度到26度之间的地理状况,大体包括今天湖南、广东和广西交界的区域,向东一直延伸到今天的九龙、香港。

  从陪葬品可以看出,三号墓主人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二号墓离一号墓西壁只有23米远,从1973年12月开始,人们对二号墓进行挖掘。二号墓的规格显然比一号墓和三号墓都差,随葬文物也显得寒酸。由于墓室被毁坏,里面一片狼籍。二号墓最大的价值就是出土的三枚印章,一枚是“利苍”,一枚是“轪侯之印”,还有一枚是“长沙丞相”的印章。

  三枚印章成为二号墓最大的贡献,3个墓葬主人的身份终于有了答案:二号墓的主人是利仓本人,一号墓的主人毫无疑问是利仓的妻子侯爵夫人,而三号墓的主人应该是利仓的儿子。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