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争名人故里实为争利 与拜金主义密切相关(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专家称争名人故里实为争利 与拜金主义密切相关(2)
2010年06月16日 01:23 来源:央视《新闻1+1》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主持人:

  我现在觉得,学术之争可能争得不够,但是产业之争争得有点过分了。过去我们看历史上,在30年代的时候,郭沫若他们那一波就已经争过一轮了,比如说曹雪芹到底是哪儿的人,众说纷纭。为什么当时没有争成,现在反倒由地方政府牵头打一场口水仗,什么原因?

  王锡锌:

  可能当时的确是一种学术的观点、派别之争,我觉得文化的争论恰好应该在这个层面上更加多元化,更加丰富。但是今天我们知道,表面上的文化之争其实看起来是争名,但实际上是在争利。包括很多地方都是要在这种争名的背后来算所谓的经济账,有的算得更直截了当。所以在这样一个问题下,如果我们关注的都是争利,地方政府在这种经济发展的冲动下,要么是在幕后作为强劲的推手,要么直接就跑到前台。

  主持人:

  比如某些地方政府说,我争的不是利,我争的就是名,因为我们争的就是赵云,您为什么偏说他们争的是利?

  王锡锌:

  当然说是会有。其实我们会看,说的争名还是争利,并不是一种推测。比如我举个例子来看,我们都说老子,距今大概是2580多年的所谓郸城,所以在安徽的涡阳老子的故里,当时这个名是他的,没问题。可是他一个大手笔出来,一个贫困县投资12个亿打造一个所谓的老子文化园。老子如果在地下有灵,他非得吓得坐起来。另外,老子故里本身已经定了但很多地方比如河南、甘肃又争来争去,老子本身强调的是不争的,不争,所以大家都在争这些,可能会说我是文化。但它真正把握了老子的文化吗?

  主持人:

  王教授,刚才我们说的是曹雪芹、老子,包括屈原,这都是文化上的名人,是值得我们后人去尊敬,去争抢,如果值得的话。现在出现的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西门庆这样文化上并不是很正面的人物也在争抢,您觉得从这个现象里面能看到什么?

  王锡锌:

  我觉得有名人的,真正正面的名人就是争那个,如果实在没有,就算是臭名也是一个名。如果为了这种提升所谓的地方知名度,然后以这个搭台来招商引资,来扩大它的名气,可能它病急乱投医,能抓到一个。其实它背后我觉得还是浮躁,那种急功近利,甚至已经到了一种,像有些人说的,触碰到道德的底线了。

  主持人:

  我大学的专业学的是历史,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我们有一位历史老师这么跟我们说,西方国家、欧洲国家对于这些名人故里,他们也有一番争抢,但是他们怎么争抢呢?比如欧洲的一位音乐他,他在很多国家生活过,他们在争的是哪个国家,哪个地方对这个名人的生活遗迹保存得最多,最完善这样他们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吸引各方面的游客,他们的这种做法是不是对我们有点启示呢?《新闻1+1》,稍后继续。

  (播放短片)

  解说:

  距离宋代理学家朱熹诞辰880周年纪念日还有4个多月,但是福建省尤溪县、建阳市和武夷山市以及江西省婺源市。这两省四地,这几天却已经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他们争夺的是为一代大儒朱熹做寿的资格。

  登录到两省四地的政府网站,他们都把朱熹作为了当地了形象代言人,并异口同声地说,这里就是朱熹的故里,让人咋舌的是,两省四地的“寿礼”加起来多达40多亿元。事实上,争抢名人故里公众已经是见怪不怪,由于地方政府的复杂心态,争夺传统文化遗产的闹剧不断上演,他们争着为历史名人考证身世,争着巨资修建故里。历史名人的出生、葬地、行游之地,也都有可能成为各地争夺的理由。

  比如三国人物诸葛亮做过农活的躬耕地,和南阳和湖北襄阳就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上个月初,电视剧新《三国》首播,更给这个争端火上浇了一瓢油。因剧中第32集说,诸葛亮的躬耕地在襄阳,而引起的南阳的强烈不满。甚至有网友在南阳我卧龙岗前砸掉电视机,抵制收看新《三国》,他们还找来了30名小学生,拉起调幅,齐声朗诵诸葛亮的《前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同样也是一位三国人物,赵云最近也被卷入了另一场故里争夺战。

  临城县村民:

  赵云,我最初认为赵云是正定,我小的时候是这么个印象。现在又说是临城,我也闹不清。

  省正定县居民:

  多少年都是说赵云是正定的,怎么又成了别处了。

  解说:

  河北正定的老百姓搞不懂,这正定县多少年来都被认可为赵云的故里,如今为何冒出一个河北的临城县,也说自己是赵云故里。正定人觉得临城县是堵门骂阵,欺人太甚,并斗志昂扬地喊出了“捍山易,捍赵云故里难”的口号。而作为河北正定的对手,河北临城县,这个默默无闻的贫困县城对于自己争夺赵云故里的初衷也丝毫不加避讳地承认其中的经济效益原因。

  路焕京(临城县赵云文化研究会会长):

  你说是正定人是临城人,没有意义,关键你有个平台,怎么接上赵云文化,然后有一些设施,对旅游肯定是有利的。人多了,解决就提升了。要是单纯地说就是哪个地方的人,我觉得意义不大,关键你得怎么运作。

参与互动(0)
【编辑:巫峰】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