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直播,可以休矣——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考古直播,可以休矣
2010年06月19日 17:44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随着央视对 “曹操高陵”考古发掘的现场直播,以及该墓当选“2009年十大考古新发现”,曹操墓又成热点,似乎比“穿帮又穿越”的电视剧《三国》还要吸引眼球。

  吸引眼球的确能带来诸多好处。6月13日,也是直播的第二天,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宋向清说,此事“将给西高穴村带来滚滚财源,至少让该村发展经济实现小康的历程缩短十年以上”。另据报道,安阳已经发行了《曹操》邮票珍藏册……这真是未闻虎啸声,先品腊肉香啊,让那些忙着争夺孙悟空、西门庆故里的地方眼馋去吧!

  对于神话传说,抱着娱乐的态度未尝不可,但考古是一门以严谨著称的科学。正如近日质疑曹操墓真伪的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徐苹芳所说:过去河北磁县湾漳村发掘出一个高等级壁画墓,很有可能是北齐皇帝的墓,出土材料很丰富,但是到目前考古人只是说湾漳大墓。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容不得半点马虎,这就是科学!

  有一分材料就说十分话,而且要通过电视直播大声地说,曹操墓的营销十分成功,加之6月12日这个直播时间选择得很好,就难怪“曹操高陵”在稍后的端午小长假“迎来大批参观者”了。

  对于电视直播,6月17日的《成都晚报》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说:河南文物部门其实也知道1号墓不会有什么收获,直播更多还是“做样子,起宣传效果”。

  不知道认认真真看直播的观众,知道自己只是“被宣传”了,会是怎样的感受?

  显然,考古发掘需要静下心来,几小时、几天甚至长年累月地用小刷子刷去历史的尘埃,使真相渐渐清晰,而电视节目却需要制造瞬间效果。别说几天,如果直播了一小时还在刷土,也就失去了观众的耐心和收视率。那么,所谓考古直播,遇到这样的矛盾该如何抉择?观众的愉悦和学术的严谨,究竟哪个更重要?

  6月10日,同样进行了大型直播的南澳I号明代古沉船发掘现场,就发生了尴尬一幕:有记者要求水下考古队员抱起一个珍贵的青花大罐进行“摆拍”,考古领队崔勇发出怒斥:“放下!快放下!要是摔坏了,算谁的?”事后崔勇表示:要求考古配合电视直播的需要,实际上给考古工作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虽然身为媒体人,但是笔者更钦佩给媒体难堪的崔勇。

  考古直播,尤其是“做样子”的直播可以休矣。这一来至少附近的村民不必再为配合直播而“夜间割麦,红白喜事顺延”。

  本报评论员 庞岚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