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马戈去世二度访华成空 葡萄牙举国哀悼两天——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萨拉马戈去世二度访华成空 葡萄牙举国哀悼两天
2010年06月20日 08:13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萨拉马戈去世,二度访华成空

  葡萄牙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有《修道院纪事》、《失明症漫记》;原计划10月来中国

  199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葡萄牙文坛巨匠若泽·萨拉马戈,于6月18日在西班牙的兰萨罗特岛家中去世,终年87岁。葡萄牙政府部长理事会于18日下午举行特别会议,将6月19日、20日两天定为全国哀悼日。记者获悉,萨拉马戈原本还计划今年10月二度来华。

  晚年笔耕不辍写博客

  萨拉马戈是诺奖历史上首位葡语作家,他的书迄今在全球已售出了200多万本。萨拉马戈与中国也颇有渊源:在他尚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澳门文化司署就联合花山出版社推出了他的《修道院纪事》中文版。1997年,萨拉马戈还来京出席了该书的首发式。2007年,国家话剧院导演王晓鹰以《失明症漫记》为题材,排演了一部魔幻现实主义舞台剧《失明的城市》。

  萨拉马戈晚年饱受疾病困扰。其基金会宣称,萨拉马戈因身体主要器官衰竭而卧病不起,而西班牙媒体则报道称,萨拉马戈因呼吸系统疾病而常年缠绵病榻,并遭受白血病困扰。尽管如此,这些年来萨拉马戈一直笔耕不辍。2008年,他开始每天写博客,这些文字在今年初被译成英文,结集出版。去年底萨拉马戈从一场严重的肺炎中康复过来,今年本还有计划,8月前往爱丁堡书展为博客书《笔记本》做宣传。

  国家话剧院导演王晓鹰透露,葡萄牙使馆方面还曾告知,萨拉马戈10月将来华参加文化交流活动。

  葡萄牙举国哀悼两天

  萨拉马戈去世后,当地政府已在兰萨罗特的萨拉马戈图书馆内搭起了临时的礼拜堂。当地文化官员称,萨拉马戈十分朴素、平易近人,“大家都看到过他在街上遛狗,或者出门买面包。”自从1992年,作家凭借历史小说《耶稣基督福音》传递其无神论“信仰”,获欧盟文学奖提名,遭葡萄牙政府否决以来,萨拉马戈就搬离葡萄牙,移居到了西班牙加那利群岛上的小镇上。如今,葡萄牙外交部宣布,葡政府将派飞机前往加那利群岛,由葡萄牙文化部长加布里埃拉·坎纳维尔哈斯出面,将萨拉马戈的遗体接回到“被作家抛在了身后的祖国”。葡政府同时宣布了周末两天为全国哀悼日,葬礼也将在此期间举行。

  葡萄牙总统席尔瓦在唁电中称其为伟人,是葡萄牙民族文化的代表,“萨拉马戈的作品值得一代一代流传下去”。西班牙总理萨帕特罗在发给萨拉马戈遗孀的唁电中称,对作家的去世表示“深切哀悼”,因为作家“敢于为弱势群体说话……他的作品传遍了世界”。萨拉马戈作品的英译者玛格丽特·茱尔·科斯塔,则为作家“了不起的想像力”及其“聚焦普通人的尊严”喝彩。

  本报记者 张璐诗 张弘 天蓝

  出生农民家,曾做修车工

  - 作家小传

  萨拉马戈1922年生于里斯本北部一个农民家庭。1947年出版首部小说《寡妇》以前,他是一名修车技工。19年之后,萨拉马戈才出版了第二部作品———他的首部诗集。不久后作家加入了葡萄牙共产党,并在任职于葡萄牙《新闻日报》期间,参与了一场革命,对抗执政41年的独裁者。

  1982年,已步入花甲之年的萨拉马戈,才凭借以18世纪的宗教审判隐喻葡萄牙后独裁时代的《修道院纪事》,正式开启了其文学生涯。1988年该作品英文版的发表,为作家获得了在国际文坛上的影响力。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萨拉马戈写下了一系列散文诗风格的小说,其中《里卡多·里斯辞世之年》被视为其“杰出的代表作”。1995年,萨拉马戈获葡萄牙语文学最高奖“卡蒙斯奖”。

  萨拉马戈的一系列小说,均结合了超现实主义实验与反讽色彩,持续探索葡萄牙在过去40年间纠结复杂的政治身份。其代表作《失明症漫记》于1995年出版,通过西方国家某城市部分居民突患“失明症”的荒诞故事,以离奇怪诞的情节与想像力,展现了人性的欲望与脆弱。作品发表后,有欧美书评人视其为“自加缪的《鼠疫》之后,疾病灾变题材的另一次文学探险”。

  1998年萨拉马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学院的颁奖辞描述道:“由于他那极富想象力、同情心和颇具反讽意味的作品,我们得以反复重温那一段难以捉摸的历史。”10年后,《失明症漫记》被巴西导演费尔南多·梅里尔斯搬上大银幕。

  2008年,葡萄牙政府为这位“国宝”举办过大规模的生平展,展出了萨拉马戈各种手稿、书信、照片、收藏品等1200多件。当时葡萄牙的文化部长安东尼奥·平托称萨拉马戈为“葡萄牙史上最伟大的作家”。

  《修道院纪事》、《失明症漫记》中译者

  范维信 萨翁幽默而内向

  - 中国缘分

  1987年,我赴葡萄牙里斯本大学文学院进修,在萨拉马戈里斯本的寓所拜访了他。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虽然不乏文学家的幽默,但比较内向,不像亚马多等巴西作家们那样热情奔放。他问我已经看过哪些书,我说刚刚读完他的《修道院纪事》,非常喜欢。他问我是不是准备翻译,我说想翻译,但现在不动手,因为我不想把他这么好的一本小说“糟蹋”了。为了让我以后翻译起来方便,他又送了我一本《修道院纪事》的英译本。

  1997年,萨拉马戈来北京参加《修道院纪事》中文本的首发式,他问我翻译的感受,我说,有时候遇到难译之处,我像笼子里的老虎一样独自在书房里转了一圈又一圈,嘴里嘟嘟嚷嚷地抱怨你这个作家给译者制造了这么多难解之谜。听到这里,他几乎笑出声,说“两种文化和文字差别太大了”。

  1998年,《修道院纪事》获得鲁迅文学奖翻译奖,萨拉马戈从他在兰萨罗特岛的寓所传真给我一封贺信。5个月后,他得了诺贝尔奖,我也立即写了一封贺信,但萨拉马戈寓所的电话、传真一直忙音。当时我还以为全世界都在往他家打电话,只得通过邮局把信寄走。后来我才知道,他在德国参加法兰克福书展。

  在我看来,萨拉马戈着眼于社会底层,他的作品总是以令其他人想不到的方式出奇制胜。《失明症漫记》就是他患眼病去了一趟医院后写的。

  口述/范维信

  话剧《失明的城市》导演

  王晓鹰 萨翁本想来看话剧

  - 中国缘分

  萨拉马戈的死讯来得太突然了,因为不久前葡萄牙大使馆还透露了他将于今年10月来中国访问,参加葡萄牙和中国的文化交流活动的讯息。他还曾向我们要了舞台剧《失明的城市》的剧照,并说他很希望10月来中国的时候能看到这出戏。我们当时开玩笑说,如果萨拉马戈能拉来一笔葡萄牙的赞助,我们就立即恢复这出戏。

  我是通过将《失明症漫记》搬上中国话剧舞台而了解萨拉马戈的。从这部小说我们就能看出,作者对现代文明下人性的怀疑:当外部的约束都失去了以后,人性到底能经受多大的考验?他的描述是很不留情的,这种不留情是知识分子对人性的严峻拷问。

  记得刚看到《失明症漫记》的时候,正值2003年中国经历“非典”。我当时想,在经历非典以后,中国也有了这种灾难经历,也应该来反思人性,于是就将这部《失明症漫记》改编成舞台剧。非典结束后,举国都沉浸在战胜非典的兴奋之中,排这个话剧并不合时宜,所以我直到2006年才促成香港版和内地版的面世。

  当年我们和萨拉马戈商讨版权,他很支持并表达了当年来看首演的愿望。如今时隔四年,他终于还是没来成,真让人感到遗憾。

  口述/王晓鹰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