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披上文学的外衣 专家担忧“易激发物质欲”——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奢侈品披上文学的外衣 专家担忧“易激发物质欲”
2010年06月22日 09:54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闪闪·爱》其实并非个案,国内文学作品也开始越来越多充斥国际奢侈品。这类书自称是小说,更犹如时尚生活指南。

  文学作品充斥国际品牌

  纸质图书中,最典型的当属郭敬明《小时代2.0虚铜时代》,Prada毛衣、Lavin西服、Dior礼服、Adamo电脑……满目都是名牌。书中人物除了住在国内,简直就是国外“贵族”生活的翻版。

  在最新出版的《傍富者》一书中,做保险推销的姜鸣鸣走进了京城阔太太的生活。书中描述了年轻的阔太太们进俱乐部、逛赛特的经历,以及她们拥有江诗丹顿、LV、GUCCI、Dior等奢侈品品牌的细节。尤其是姜鸣鸣去朋友家精心挑选朋友淘汰掉的名牌鞋时,光挑出来的鞋足足有三十双,这些鞋标价都在三千元以上,有三两双还超过了一万元。

  网络文学中,一些描写白领生活的作品更喜欢“植入”国际奢侈品。红袖添香网总编辑毕建伟说:“目前,这类作品开始增多,男女主人公一般都过着富豪一样的生活,国际知名的包、雪茄、手表、汽车穿插在作品中,已成为故事的一部分。”

  流行文学作品大肆宣扬国际名牌,却对国产品牌充满了鄙视。比如在《小时代2.0虚铜时代》里,书中人物说:“小时候耀武扬威地穿着李宁鞋,现在还敢吗?”书中人物还说,“十年前如果一个男人送给我周大福,我笑脸如花地感谢他,但当我结婚的时候,对方跪在我面前掏出一个周大福,那他就永远跪着吧,Forever!”

  奢侈品文学照出社会现实

  在中关村图书大厦,通过对读者采访发现,国内文学作品开始频频与奢侈品结缘,实际上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真实的社会现实。

  在奢侈品文学的拥戴者中,少有成功人士,以缺乏社会经验的女大学生和初入社会的年轻女性居多。她们因为受物化社会环境的熏陶,受商家营造的品牌世界的蛊惑,成为奢侈品文学的狂热追逐者。郑林正在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上大一,她身边的同学就有“富二代”,一位女生肩上背的名包从来没有低于1万元。同学们议论纷纷:“家里真有钱。”名牌近在咫尺,也引发了许多人对奢侈品的向往。同学们发现了一个缓冲地带,那就是通过阅读小说满足她们实现不了的愿望。郑林说:“我妈妈生活的年代注重布料的质地,而我们这一代已经完全不同,我更注重品牌意识,这很正常。”

  中国传媒大学在读研究生刘敏的同学中,对奢侈品的迷恋已经形成一股风气。刘敏说,大家都在谈论奢侈品,如果谁跟不上话茬,会有落伍的感觉。“我就非常喜欢香奈儿5号香水,虽说从来没尝试过。”刘敏觉得,奢侈品是富人的专利,买不起欣赏总可以吧,看看书可以增添拥有奢侈品的勇气,“相信总有一天会梦想成真哦。”

  而在专业人士看来,这类书的走红还表明阅读出现了实用化趋向。资深出版人黎波认为,现在的读者读文学书,不只是想寻找情感的寄托,他们还有实用的需要。“比如这些带奢侈品、时尚场景描述的小说,为现在的年轻人进入社会提供了时尚生活范本,这正是他们需要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时代变了,物质吸引力强了,这类书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发展状况。“和严肃文学不同,时尚文学同样有其存在的必要,这是两条平行线,互相并不矛盾。”

  文学迎合物化世界有潜在危险

  奢侈品披上文学外衣也引发了种种担心。资深媒体编辑陈戎说:“现在这些书传达了一种功利的价值观,就是成功一定是以名牌为标志,这些价值观是扭曲的,文学也跟着走就很悲哀了。”她认为,如果文学一味迎合物化的世界,那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张颐武说:“过度渲染奢侈品,容易让作品浅表、简单,读文学书还是需要更抽象一些的东西。”

  更有专家对其潜在的负面社会影响感到担忧。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认为,奢侈品文学书树立了一个文化上合法的目标,书中大讲许多读者不能实现的目标,吊足了他们的胃口,同时又变成了一种所谓时尚生活方式的误导。“在社会学中,当目标和手段发生矛盾的时候,会产生人格紧张,也许进而滋生偷、盗、抢、贪污等越轨犯罪者,合法的文化目标就演变成了危险目标。”

  可以设想的是,如果年轻读者通过奢侈品阅读形成特定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无形中会对自身生活品质有过高要求,一旦得不到满足时,也许真的会采取极端行为,并引发潜在的社会危机,类似上世纪90年代曾经出现的“没当新郎先进班房”的社会悲剧。

  因此,有关人士建议,严肃的出版部门不应盲目追求商业利益,还是应当有社会责任意识;读者也不该完全被物化的文学所吸引,败坏了多年养成的良好阅读习惯。

  韩国引进小说大晒奢侈品

  Vero wang婚纱、爱玛仕深紫包、LV拉箱、万宝龙笔……在最新出版的韩国引进小说《闪闪·爱》里,几乎每页都有奢侈品出现。该书刚刚上市近一个月,很快引起读者关注。在读硕士生吴娜的说法代表了年轻读者的典型观点,“无论作者还是故事中人,对性爱婚姻以及时尚名牌的追逐都不让人感觉庸俗和拜金,反而看到作者在提倡一种高品质、优雅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让我很惊奇,也很羡慕。”

  《闪闪·爱》一书说的是三位韩国都市女性对爱情、婚姻、事业、友谊的态度。该书作者郑秀贤1981年出生于韩国首尔的一个富裕家庭,是韩国著名情景喜剧《男生女生向前冲》的编剧。郑秀贤迄今已经出版《狎欧亭日记》《闪闪·爱》《名利场》3部小说,部部描写都市时尚女性生活,均在韩国创造了20万册以上的销售奇迹。

  在这本小说里,奢侈品不时穿插在情节中。比如,书中写道:“三天两夜的香港日程十分紧凑。回到家,西静一边整理着在尖沙咀买的香奈儿双色长袜、赛琳的毛皮包皮大衣等东西,一边回想起在香港发生的事情。”三位女主人公还相约,圣诞前夜,要带上各自的新男友再次来到香港。“谁带来的男人最出色,就会得到另外两人最宝贵的东西。西静的赌注是《欲望都市》里出现的限量版Manolo Blahnik高跟鞋,智恩的是Vera Wang的婚纱和王冠。”当然,在文字描述的同时,精美的奢侈品小图会不时出现在文字旁边,这些手绘图画非常逼真,如同拍摄的实物照片一样。如此这般,众多奢侈品的形象想忘都忘不掉。

  上海合雯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雯说:“去年底,我接触到了郑秀贤的小说,我感觉她描写时尚女性生活游刃有余,对名牌的态度非常自然,我认为引进后一定会赢得国内读者的喜爱。”

  至于书中不时出现的奢侈品内容,杨雯表示:“中国目前已经是奢侈品消费大国,网站每天都在大晒奢侈品,与这些网站相比,文学书涉及奢侈品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她认为,对奢侈品的喜爱没有什么错,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能够拥有,也没必要指责。杂志《都市主妇》编辑李晓蕾认为,通过阅读有丰富情节的文学作品,培养奢侈品的潜在消费群体,是值得推广的形式。但也有专家对奢侈品披上文学的外衣表示忧虑。大学教师林楠说,这样的书会给年轻一代造成不用努力就会轻松拥有的错觉,容易激发其物质欲。

  本报记者 路艳霞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