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张学良口述历史? 哪些因素影响真实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如何看待张学良口述历史? 哪些因素影响真实性?

2010年06月28日 11:20 来源:辽宁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如何看待张学良口述历史?

  6月1日,纪念张学良诞辰 110周年暨国内首次以张学良口述历史为主题的研讨会在沈阳召开,本次研讨会以张学良口述历史为主题,也是继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公开张学良口述历史资料以来,国内首次以张学良口述历史为研究对象的专题学术会议,同时也开辟了一个关于张学良研究的新领域。来自世界各地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及张学良将军的亲属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活动也成为张学良逝世以后,规模最大、参会范围最广的一次会议。在众多与会者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张学良二弟张学铭的儿媳吴量绩,她是张学良在大陆的亲属中唯一在美国见过晚年张学良的人,因此对于张学良口述历史的研究,很有发言权。

  张学良口述历史已经有几个版本,学界对此褒贬不一

  采访中了解到,口述历史是一门在中国新兴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学科。口述历史的概念从广义上说,是通过传统的笔录及录音、录影等现代技术手段,记录历史事件当事人或者目击者的回忆而保存的口述凭证。 “口述历史”不等同于“口述史料”,通常情况下,“口述历史”是在受访者“口述史料”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实物史料,对“口述史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提炼,而不只是访谈史料的简单复原。

  而以口述历史的形式对张学良进行研究则始于上世纪90年代。张学良口述历史研究兴起后,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近20年来,围绕着张学良口述历史出版发行了以管宁、张友坤、毕万闻、窦应泰、张之宇、张之丙、唐德刚为代表的 《张学良开口说话》、《张学良口述历史解密》、《张学良三次口述历史》、《张学良遗稿》、《张学良杂忆随感》、《张学良是怎样一个人》、《张学良世纪传奇——口述实录》、《张学良口述历史》等多部学术著作。

  张学良口述历史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张学良热”的持续升温。那么口述历史如何“安身立命”?确保口述历史的真实性,这是口述历史的“安身立命”之本。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同新认为,张学良的口述历史,作为张学良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是其他史料所不能相提并论的,但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张学良传奇人生的历史专著,这与唐德刚教授整理写成的《顾维钧回忆录》、《李宗仁回忆录》有所不同。张学良的口述历史,基本上没有记述者、著述者个人的格外加工、修饰,完整地保留了张将军口述的原意。它的优点在于给史学工作者提供了原原本本的历史资料,给持有不同观点、不同学术风格、从不同角度研究张学良的学者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人们无论如何评价张学良的历史,这部口述历史所提供的史料,与其他史料如档案资料、同代历史参与者的回忆、当时各种报刊的报道与评论、当时中国各派政治势力的记述以及各国报刊和史学工作者当时写的论著相对照时,能起到澄清史实的作用。至于历史评价,则可以各抒己见。这是这部口述历史的特色。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海晨则说,张学良口述历史已经有几个版本在坊间流传,学界对此褒贬不一。有的说,价值不大,没什么新东西;有的说,乱七八糟。王海晨认为:一位活着的时候受尽人间屈辱,死后仍然备受争议的人,一位人生百年里有54年时间被迫“锁嘴”,生活在形同“冰箱”里的人,打开“冰箱门”时,他已经是90多岁高龄,竟然还有勇气将他一生的经历、感受,用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已经非常难得了!有的语言可能还是半个多世纪前的“老观点”,这不正是史家所需要的吗?

  被称为较 “真实”的唐德刚版《张学良口述历史》部分内容小说性较强

  张同新说,《张学良口述历史》是唐德刚教授应晚年张学良恳请,多次促膝访谈所陈述的历史。它的完整性、准确性可算作这一类的典型,因此张学良的口述历史弥足珍贵。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李蓉认为,做口述史料收集是历史工作者的一种责任。口述历史,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记述历史的方法,是一种可以更真实、更深刻、更具体地反映历史的方法。特别是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他们口述的历史,更让人重视、更引人关注,更是了解历史、解读历史的一扇窗口。张学良就是这样的一位历史人物。

  张学良二弟张学铭的儿媳吴量绩表示,虽然众多著作都在谈张学良口述历史的真实性,但说起真正的真实,也很难。 “首先很多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况,只有经历事件的本人才清楚,比如‘西安事变’,当时只有周恩来、张学良、蒋介石3个人在场,他们的对话,他人是一点不知晓的。当那个时代过去很久远后,当事人是否还记忆得清楚,这些都是问题。就像一次同学聚会,可能当时去了10个人,而再过30年,提起那次聚会,可能这10个人当中会有10种不同的记忆。因为当时没有书面和影像记录,所以,当张学良晚年口述的时候,蒋介石和周恩来都已经过世,这样,其口述的内容就需考证。”她说,“再有,都说张之宇、张之丙及唐德刚版的‘张学良口述’真实性较强,但实际上,唐德刚书中仅一部分是真实的,后来,因为张学良不说了,所以其著作就带有了小说的色彩;而张之宇、张之丙姐妹起初和晚年张学良关系很好,但后来又很不融洽,这些都能左右其著作的真实性。 ”

  一些因素会影响张学良口述历史的真实性,如张学良晚年的身体及记忆情况,讲述时的情绪等。吴量绩说,张学良一生都在讲东北话,而晚年的张学良东北话口音更浓,嗓音还不是很清晰,这些问题美国学者在记录、采访时能否克服和解决?“更重要的是,美国学者是否真正了解东北?是否了解中国的近代历史,是否了解东北的近代历史?这些都是问号。 ”

  □李 彤/本报记者/杨 竞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