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火烧圆明园谁之耻?(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重读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火烧圆明园谁之耻?(2)

2010年06月29日 08:21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珠江上的海珠炮台。这幅水粉画描绘了海珠炮台及周边景色。海珠炮台筑于海珠石上,有祠庙,祭祀宋朝名宦李昂英,是古羊城八景之一。这里距商馆区仅一英里之遥,是来穗外国画家最喜欢描绘的地方之一。1931年填海后,海珠石不复存在。资料来源:《历史绘画》77页。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体西用可行吗?

  张之洞比晚清知识分子倒退很多

  新京报:像你刚才说到那批知识分子,像王韬他们这些人,地位也比较低下,统治者肯定不会重视他们的意见。

  朱维铮:不会重视他们的意见,但是像冯桂芬的意见,李鸿章、曾国藩都重视,所以后来才有所谓洋务运动。

  新京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搞的洋务运动,他们这些人还是局限特别大,没有涉及清王朝的体制问题。

  朱维铮:他们只敢绕着弯子提一点体制问题,因为他们就是这个体制里出来的,他们是既得利益者。你要讲真正希望中国体制上面有所改变,变成思想近代化的,应当从甲午战争开始。

  新京报:但是,魏源的著作《海国图志》在中国基本没有什么影响,在日本的明治维新却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朱维铮:对,这本书对日本的明治维新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他们后来就越过了魏源,直接向西方学习,发现魏源那一套东西实际上是隔靴搔痒。

  在中国,魏源的影响也有一点。其实在后来中国几次战争以后,特别到了中法战争那个时代以后,影响更大的是龚自珍,龚自珍谈到了体制问题,他首先提出了要自上而下改革。因为魏源讲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湘军、淮军已经这样做过了,但是他没有触及到一个大问题,就是体制的。在我看来,魏源的影响还不及冯桂芬,不单单要制洋器,而且要采西学,要提倡教育改革,文化问题,提得比较全面。所以到后来戊戌变法的时候,光绪皇帝因为康有为他们没有提出一个全面的方案,光绪皇帝和他的班子就命令把冯桂芬《校邠庐抗议》发到内阁所有部门,要所有的中央政府官员大家来研究,看《校邠庐抗议》有哪些东西可以怎么实行。

  新京报:我还想到了郭嵩焘的结果,应该说他在前人的基础上走得比较远,他实际去考察过很多国家,但国内好多人都骂他是汉奸。他后来不得不把官辞了,到老家隐居,郁郁而终。

  朱维铮:这个也是,鲁迅就讲过这个问题,他说旧的那一套东西,深入到不仅仅是官僚的骨髓里面,还深入到一般的平民中间。所以对待洋人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敌视,所以我认为像冯桂芬提出来宁愿要采西学,并且要改造教育,这种问题提出来,是很有见地的。

  新京报:冯桂芬好像被谈得不太多。

  朱维铮:也不见得,有些人已经注意他。但是过去认为他只是一个洋务派,他看起来像洋务派,就是中体西用,其实在我看起来,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和后来作为中体西用的张之洞的《劝学篇》,还是不一样的,在某种程度上,张之洞的《劝学篇》比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晚出三十年,但张之洞的一些见解还不及冯桂芬,所以思想这个东西,它会回旋的,在一些节点上它会倒退,所以我看现在老是拿张之洞的东西来说事,但是张之洞的一些说法比冯桂芬,比王韬,甚至比郑观应都有所倒退。

  天朝能自我实现现代国家的转换?

  不能仅仅用文化传统来解释历史

  新京报:有些人有一个说法,比如说你刚才说到了英国人要求我们多开几个口岸,我们这边是皇帝说了算,想开几个就开几个,这是天朝的规矩。他们不无悲愤地质问,凭什么照你英国人的规矩,不能照我们中国天朝的规矩呢?

  朱维铮:这些人就不谈乾隆为什么不准把原来已经开放过的,像上海、宁波那种口岸开放。这个地方本来就是清朝入关以后抗清的一个地方,也是中国经济发达、文化发达的地方,乾隆就害怕跟外国人接触以后,这个地方又产生两百多年以前的那种矛盾。乾隆自己说得很清楚,他怕受外来的影响,他倒是从政治角度来考虑文化问题。

  新京报:也就是说,乾隆皇帝实际上还是要维护满族人的专制统治,他的出发点,和文化传统等等,是无关的?

  朱维铮:当然是这个样子。所以你看,为什么他们不满意在广州开放口岸,他把那些人关在十三行里,就是广州外面划出一个狭长的地带来,那些人只准呆在里边,不许到外面来,出来的话也有专门的人进行监督。但是,贸易问题、商业问题不是能用这种办法来限制的,所以说当时是故意保持闭塞,在我看来它不是一个文化传统问题,而是乾隆当时利用文化传统来维护个人独裁式的专制体制。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政治问题。

  新京报:这个很有意思,我看到现在也有一些人在为清朝辩护,说按照我们天朝的规矩,我们也能慢慢实现现代国家的转换。

  朱维铮:对,这个我想他们经常改换命题,你要说到体制问题,他说这是文化问题,你要说到文化问题,他说这是个传统,我们老早就这样了。

  新京报:如果从我们后来的结果来看,从鸦片战争的后果来看,中国这种从鸦片战争开始两次打败,到后来一系列的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国一直赔地赔款,是不是导致中国民族主义兴起的原因之一?

  朱维铮:我想清朝末年就已经有这种说法,那时候民族主义首先针对的是满洲人。因为满洲是满、蒙、汉三族特定的军事联盟,不只是一个民族问题。占支配地位的是满洲皇室,所以后来就简化成一个对内的民族问题。到了孙中山,章太炎那里,他们觉得,最能够动员起大家反对专制的情绪,就是说专制者是满洲人,满洲人是落后的,这样一来,所以要革命就要赶掉满洲统治者,问题就解决了,当时的口号是“满洲一倒,万事自好”。当时的章太炎都已经感觉到了,这个排满革命的口号确实有非常狭隘的方面。

  新京报:最后一个问题,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你觉得鸦片战争的发生,给中国人在思想观念上带来的冲击有哪些?我们在170年后回顾这场战争,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反思?

  朱维铮:我想它的冲击和改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鸦片战争失败了,很多人认为是很偶然的,他们只怪清朝政府不争气,但是有些人,譬如说离战争远一点的他根本不知道这场战争。以后太平天国运动,北京有很多满洲人也根本不知道发生过十几年的战争,也不知道湘军、淮军是怎么一回事。所以要讲愚昧确实是有一批人是有的,但是你不能够把一些纨绔子弟的愚昧,说成是我们民族的愚昧,也不能够说是当时在这以前就没有人睁眼看世界,要等到谁谁出来才能睁眼看世界,我觉得这个话起码在历史上面经不起检验。

  采写/本报记者 张弘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