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APP

中新视频

中新网

【东西问】中国“南海Ⅰ号”为何被称为史无前例的水下考古典范?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2日 19: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同期】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南海Ⅰ号”考古发掘领队 崔勇

  在没有技术瓶颈的时候,我们把想做的事情做到极致。所以我们“南海Ⅰ号”的发掘,比绝大部分的陆地考古都要做得精细。

  【解说】近日,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南海Ⅰ号”考古发掘领队崔勇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讲述“南海Ⅰ号”发掘保护背后的故事,及其对世界水下考古的借鉴意义。

  【解说】据介绍,“南海Ⅰ号”遗址发现的南宋古沉船,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文物储存最多、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崔勇告诉记者,1987年首次发现这条沉船时,中国还没有水下考古的经验,为了开展水下考古工作,国家采取了“送出去”和“请进来”两个办法,这条船便成为了中国水下考古工作的起源。

  【同期】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南海Ⅰ号”考古发掘领队崔勇

  奠定了两个基础以后呢(“送出去”和“请进来”),然后进行基本技能的培训就是潜水。1988年是潜水培训,1989年就是水下考古的专业培训, 包括潜水和水下操作,调查、发掘的一些基本技能的操作。然后1990年国家文物局给我们颁发了一个结业证,就变成了我们是中国水下考古的第一批的持证的队员。

  【解说】崔勇补充道,由于“南海Ⅰ号”发掘难度太大,条件也还不够成熟,他们从小的水下考古项目做起慢慢积累经验,终于在2001年重新开展了对“南海Ⅰ号”的发掘工作。通过试掘发现“南海Ⅰ号”保存得不错,船上的货物也很丰富,崔勇提出了要用整体打捞的方式把它捞上来。

  【同期】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南海Ⅰ号”考古发掘领队崔勇

  当时不太确定百分百成功,但是如果你不采用这种方法的话,这个船可能会损失大量的信息,就根本做不了水下考古。所以我们整体打捞对沉船船体的保护是一个巨大的利好,就这个大陆架或者30米潜能做到这么精确整体打捞,精确发掘的,大概“南海Ⅰ号”可能是世界唯一的一个,世界第一也是世界唯一。

  【解说】“南海Ⅰ号”考古队通过整体打捞的方法保全沉船的信息,并搭建了国内最大的考古实验室发掘平台进行精细发掘,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南海Ⅰ号”看到同一时段里宋代人生活的衣食住行。

  【同期】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南海Ⅰ号”考古发掘领队崔勇

  “南海Ⅰ号”是一个时间的横轴,就是这一段时间各种各样的东西,衣食住行什么都会在横剖面发现,等于是完善一个坐标,这条船是把考古纵坐标横坐标完善了。从历史的角度来讲,它这个时间胶囊又是另外一个视角去看古代。

  【解说】“南海Ⅰ号”整体打捞的成功案例,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从无到有,走向世界领先的发展历程。目前,“南海Ⅰ号”已经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经典案例向全球推广,成为中国水下考古界的骄傲。

  【同期】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南海Ⅰ号”考古发掘领队崔勇

  它是推广我们的一种意识和理念,其实只要理念和意识能达到高度,剩下的就是技术和经济,那是可以支撑得住的,其实“南海Ⅰ号”更多的还是我们对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创新。

  何俊杰 孙秋霞 广州报道

责任编辑:【宋方灿】

特别推荐

视频排行榜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