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虎门镇部分欠发达社区存集体资产黑洞——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地方新闻

广东东莞虎门镇部分欠发达社区存集体资产黑洞

2010年11月03日 11:34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新湾社区将围绕渔民特色规划渔业特产产业,以此为突破口带领渔民脱贫致富。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东莞的社区年年分红,人人分红?殊不知,顶着“亿元村”光环的富足社区遮盖了不少欠发达社区的窘况。

  近日,记者走访了虎门镇的数个欠发达社区,了解其在30年来的发展大潮中,地理位置、政府政策和干部决策水平的影响,而一直无法脱掉“扶贫村”的帽子。在现实中,他们的租赁经济没有充分发展,面对的开支却越来越多。

  尤其是近年来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东莞租赁经济已现颓势。那么,对于欠发达社区来说,再一味地借贷发展租赁经济,显然有些难为情了。低技术含量的“租赁经济”,能否继续成就欠发达社区飞跃式发展的神话呢?

  同时,有些社区年收入数百万元,却留下了数千万元的集体资产“黑洞”,这些黑洞如何填补?面对村民的分红压力和年年增加的行政支出,欠发达社区又该如何摆脱集体资产“黑洞”?

  富镇里的穷社区

  在经济发达的虎门镇,富可敌县的社区有之,贫困得“揭不开锅”的社区亦有之。

  “近年欠下的债务,加上银行的债务,社区共欠了1600多万元,每月利息就达到了10万元,而社区每年的总收入约500万元。每年收入和支出大约平衡,那么,这笔巨款要用什么办法来偿还呢?”

  一提到1600多万元的巨款,虎门镇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黄四海很头疼。尤其到了年底,按照计划每个村民都应得分红1000元。然而,根据东莞市社区资产管理规定,黄村的分红已超额分配了,应该叫停,该怎么办?

  目前,面积仅有0.9平方公里的黄村,有20多家大大小小的企业,每年总收入约500万元。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来袭之时,黄村的不少企业或倒闭或缩小规模,社区的干部眼巴巴地看着收入骤减。

  那时财政拮据到什么程度呢?“社区的干部都发不出工资了,只好几个月才发一次。但是,治安队的工资要确保发到位,因为辖区内的治安问题有赖治安员的维持———不发工资,肯定打击工作积极性。”

  记者了解到,虎门共有29个社区,其社区集体资产的现状大概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其中前10个为高收入社区,排名靠后的10个社区大多为欠发达社区。欠发达社区的集体资产基本是资不抵债,有的还出现了巨大的集体资产“黑洞”。

  其中,位于威远岛上的武山沙社区存在同样的情况。该社区共有7个小组和1个居民小组,共3000多人,每年总收入为700多万元,负债却有2000多万元,月利息就要20多万元。

  在每年的支出当中,村民的福利、欠款的利息和行政支出,武山沙社区要花掉900多万元。然而,凭借其五六万平方米的厂房,该社区每年的总收入约700万元,也就是说,每年就会出现200万元的“窟窿”。

  无独有偶,东莞渔民聚居地之一的新湾社区,其辖区下的3个自然村均是东莞市扶贫村。每年收入约200万元,各种支出却高达700多万元。出现的资金“黑洞”也需要依靠政府拨款或者借贷,来维持社区的正常运转。

  新湾社区党支部副书记邓建新说,2008年,渔港、三东、新兴3个社区合并成新湾社区,但是1平方公里的辖区内却住了1.1万人,其中一半的面积还是水域。新湾社区的居民是渔民,逐水而居,并无固定资产或者物业收入。

  面对每年入不敷出的经济状况,新湾社区只能选择性地把负担下发到小组,并向政府申请一些补贴,扶持一些行政费用,想尽各种办法维持社区的正常运转。“想尽各种方法,社区集体资产还是会出现‘窟窿’。一想起这个问题就头痛:没有米怎么能开饭呢?”

  值得思考的是,在虎门约17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面对同样的时间、空间和机遇,却有富足社区和欠发达社区的区别,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负债累累脱贫艰难

  眼看太平河对岸热闹起来了,高楼建起来了,商业发展起来了,交通便利起来了,村民出租屋租出去了……太平河这边的九门寨村民只有羡慕的份:九门寨至今经济没有多少起色,道路不通,交通不便。近20年的控制性规划,已经使威远岛错过了迅猛发展的经济时期,岛上的九门寨村民多少有些无奈和失落。

  在虎门欠发达社区的党支部书记看来,欠发达社区之所以为欠发达社区,与之前村干部的水平、眼光和决策有一定关系,但也与当地政府的发展战略有莫大关联,其中控制性规划社区或较偏远的社区大多是欠发达社区。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威远岛的南面、北面、九门寨和武山沙4个社区,均属于欠发达社区。按照南面社区办公室主任陈有志的说法,不是社区干部不努力,也不是社区干部没眼光,而是政府的控制性规划政策,使社区干部绞尽脑汁也没法发展。

  自1988年起,威远岛被定为“旅游开发区”,就开始严格控制威远岛上的发展:土地不允许改变用途,辖区内不允许建工业区,不允许盖厂房,就连村民的住宅区也要严格地控制。

  之后,威远岛还进行了数次规划,东莞市曾考虑把威远岛发展成为高新企业、高校教育和创意中心的聚集地。然而,苦于威远岛的面积不够大,无法充分地放开手脚去规划,便另起炉灶,建成了现在的松山湖。

  几年前,东莞市把威远岛的发展权交回了虎门镇,虎门镇开始着手规划威远岛的未来发展方向。可是,近20年的控制性规划,已经使威远岛错过了东莞迅猛发展的经济时期,令人多少有些无奈和尴尬。

  交通不便也是导致威远岛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以前,一座威远大桥链接了虎门镇中心区和威远岛,有些村民还要依靠渡船到太平河彼岸的镇中心区。直到2005年,虎门建成了镇远大桥,才把威远岛与虎门大道连通起来。

  武山沙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永红说,威远岛4个社区均是农村,原属于虎门公社。后因商业发达的太平镇已无储备土地发展,便把威远岛划归太平镇,准备开发威远岛。可很快虎门公社又与太平镇合并,威远岛再次错过发展的机会。

  与威远岛的政策控规不同的是,黄村、陈村和新湾等社区,由于所处地段较为偏远,交通不便,且储备土地并不多了,所以一直停滞不前。

  黄村、陈村社区所处位置偏僻,前是北栅社区,后倚高山,仅有一条沙河路与外界相连。数年前,虎门准备拓建虎门大道,把道路延伸至黄村社区,然后在到其附近建设一个农贸市场,以带旺周围的经济。

  遗憾的是,由于虎门实施控制性规划,道路没建成,农贸市场也告吹了,黄村和陈村等社区“望断天涯路”,也没盼到虎门大道的动工。因而,只要一有机会,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黄四海就会提出,虎门大道何时能拓建,何时能延伸到黄村呢。

  黄四海一直在思考:现在,黄村仅剩200亩土地可供发展,如何利用好这些土地,已是黄村甚至虎门在考虑的一个问题。原先没充分地发展的黄村社区,又该如何为虎门增添新的发展动力呢?

  同样,新湾社区的居民全部是渔民,1.1万人除了约0.5平方公里的宅基地之外,并无其它更多的土地可供发展。况且,新湾社区的成立,是东莞市为了更好地解决3个渔民村的扶贫问题。

  在新湾镇撤并入虎门之时,新湾镇的很多厂房等资产转移到了虎门,因而并无太多的物业可供新湾社区发展。“一直以来,新湾社区都是困难社区,曾考虑过填海发展,可因审批手续太困难,一直没法执行。”

  任务加重开支增加

  欠发达社区在租赁收入没有增加的时候,境遇却与富足社区面临的压力有相似的地方:近年来,随着要求居住环境、治安条件和城市形象的升级,需要投入一大笔钱进行整治,这无疑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今年上半年开始,虎门在各社区中开展了“五整治”行动,着重整治卫生环境、治安条件和基础设施,并在当地媒体设置了曝光台,曝光一些整治不到位的社区,以此来推动各社区参加整治。

  半年多来,黄村社区的曝光率颇高,可黄四海无奈地说:“今年以来,社区先后投入了近百万元去开展‘五整治’。遗憾的是,社区的预算用得差不多了,可还没法达标,我们不是不努力,而是确实没资金投入了。”

  前不久,“五整治”督导组到了黄村督导“五整治”的进展时,要求在黄村增加30多个垃圾收集桶。黄四海与社区干部计算了一下,30多个垃圾收集桶需要1万多元,只能咬了咬牙,计划购置一批垃圾收集桶。

  他感叹地说:“曝光了有什么办法呢?没钱进行整治啊。除了‘五整治’的支出之外,村民的养老保险、医保等问题也压得喘不过气来。而且近年来,社区的工作人员不断增加,治安员有30多名,每年的开支就需要60多万元。”

  欠发达社区需要投资大笔资金来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这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政府很多政策需要社区一层来执行,社区就如是基层政府的派出机构,如此一来,社区雇佣的工作人员只能随之而增加。

  工作人员的增加,也成了社区一笔不小的负担:基层政府有的职能部门,社区一层均要设置相应的办公部门,可以接收相应的文件往来,以便完成相应的事务。

  10多年前,不少欠发达社区的工作人员仅有30多名,可到了今天,工作人员增加到了100多名。工作人员增加了,工资也随着增加。就一个欠发达的社区来说,每年100多万元的行政费用支出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武山沙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永红说,该社区的工作人员的月薪1800元封顶了,1800元对个人来说工资不高,但对社区来说确实是颇重的负担了。另外,社区另一部分的压力来自村民,他们最关心的就是今年分红得了多少。

  在选举社区干部时,很多选举人都会给出选举目标,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福利分红每年增加或保持不变”。可是,对很多社区来说,在收入不增加甚至减少的时候,村民要求分红的呼声很高,这也可能留下了社区集体资产的“黑洞”。

  连日来,黄村社区的干部正在为村民分红的事情焦虑:一直以来,每年每名黄村村民可获得1000元的分红。今年有变,东莞市明文规定禁止超分配,防止集体资产的流失,而虎门镇政府表明黄村的分红已超分配了,应该叫停。

  黄四海无奈地说:“一直以来,黄村的每个村民每年就分得1000元。很多村民等着分红过年,现在突然要叫停,村民们能接受吗?”

  等待政策突破口

  陈村、黄村等较为偏远、交通闭塞的社区,期盼的是优惠政策的倾斜。而威远岛的4个社区,期盼的就是把规划上的文字早日转化为现实。

  不难想象,原先社区的先天因素、政府的政策影响,以及后天的开支增加和村民的分红压力,导致了部分欠发达社区的资产窟窿越来越大。那么,欠发达社区该如何摆脱资产的“黑洞”呢?

  事实上,对于社区欠下的集体资产“黑洞”,不少欠发达社区的掌舵人有自己的一番理解和计划,有的准备勒紧裤带还钱,有的认为增加收入是必要突破的,有的等待政府的大规划大工程。

  按照黄村社区书记黄四海的设想,除了每月还银行10万元利息之外,每年节约开支,每8年计划还银行100万元,以此慢慢地缩小社区集体资产的“黑洞”。

  此外,在不久前虎门政府表示,该镇的控制性规划设计已基本完成,已停建数年的虎门大道扩建工程也提上日程。那么,对黄村来说,这是一个利好的消息:要致富,先修路。路修通了,基础设施完善了,招商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

  目前,整个黄村都被纳入了虎门“三旧”改造范围。黄四海希望政府能照顾一下欠发达社区,为欠发达社区提供一些土地的优惠政策,现在的严格统筹土地的政策也限制了欠发达社区的发展机遇。

  按照规划,威远岛是虎门未来发展的龙头,将以发展创意产业为先导,逐渐建设成为集创意产业、高等教育、高尚居住区和滨海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区。那么,威远岛的4个欠发达社区将成为发展的受益者。

  新湾社区的整个社区也纳入了“三旧”改造的范围,渔民上岸上楼,把原先的宅基地腾出来,发展工业、渔业特色产业等。

  新湾社区党支部副书记邓建新认为,有了土地,新湾就有新的发展空间。届时,整个社区会围绕新湾渔民特色进行规划,规划渔业特产产业,也可以解决渔民的就业问题。同时,渔民的疍家文化也是相当有特色的,可以考虑把疍家文化作为旅游业的引子。

  现在,每到下午两三点,渔民归港带来了海鲜产品。新湾渔港码头周围都是游客和行人,准备购买渔民刚打捞上来的海鲜。“新湾的海鲜产品很特别,因为鱼类的生长环境正好是咸淡水交界处,味道很特别。这些疍家的饮食文化也大有文章可做。”

  另一方面,除了社区的未来规划发展之外,村民的观念也要转变。

  威远岛的南面社区就曾有一笔钱,便分给了村民,每人1万元。那段时间,社区干部奇怪地发现,村民过得很悠闲,部分人会到外参加赌博,逛街购物。很快,这笔钱花完,村民们又回到了老状态。

  刘永红认为,社区集体资产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村民希望把集体资产的最后一分钱分完。而从村民的身份来说,虽然已从农民变成了城市市民,但是涉及到切身利益时,村民的小农经济思想就显得特别明显。

  作为社区集体资产来说,不储备一笔资金,等到有了投资项目,将如何处理呢?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对大多数社区而言,现在纯粹地增加厂房的面积,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了。

  那么花大力气去发展商业呢?

  不太靠谱,因为商业需要聚集人气,需要工业的底子,需要消费者……这些都是欠发达社区欠缺的。所以,东莞市有规定,社区的征地款应存入固定账户,以供社区以后发展之需,而不是直接分给村民。

  记者采访过程中,很多农村干部都自嘲为“粉笔干部”,因为谁获选票最多,谁的名字就写到黑板上,任期一满,名字又从黑板上除去。如此一来,下一任社区干部又会接上火炬,承接上届干部留下的成绩或问题,往前奔跑。

  这种“粉笔干部”模式带来了一定的弊病,出现了“有钱发完,没钱借贷,很快下届”的情况,便有了集体资产“黑洞”。现在,一遇到“超分配”的情况发生,虎门社区资产管理办公室就会制止,但也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

  近年来,由于沿江高速公路经过虎门镇的数个欠发达社区,他们都获得了一笔不菲的征地赔偿款。有的社区拿到这笔征地款,便一次性还清了银行的巨额贷款———不少欠发达而没被征地的社区十分羡慕这种运气。

  黄村还坚持贷款分红吗?黄四海肯定地回答,社区两委干部已商量过了,肯定要分。 专题策划南方日报记者吴少敏 本版文/图南方日报记者吴少敏实习生卞欣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地方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