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地方新闻

武汉城市圈加速圈域一体化 探索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

2010年11月06日 17: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武汉11月6日电 (记者 徐金波)湖北省发改委副主任、武汉市城市圈综改办副主任肖安民,6日出席在武汉举行的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暨武汉城市圈投资项目推介会上表示,武汉城市圈2007年底获批中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后,正大力推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圈域一体化进程,从而探索有别于传统发展模式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化道路。

  肖安民介绍,武汉城市圈是以武汉为中心,由武汉及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天门、潜江等9个城市构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2004年,湖北省提出了建设武汉城市圈的战略,希望发挥武汉这个中心城市的龙头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快速发展。2007年底,中国政府又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目前,武汉城市圈总人口约3000万,占湖北省总人口的一半;版图面积58000平方公里,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经济总量约8000亿元,占全省的三分之二。武汉城市圈既是湖北省产业和生产要素最为集中的区域,又是全国三大钢铁基地之一、全国主要汽车生产基地之一、全国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

  当前,武汉城市圈正按照“两型”社会的要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圈域一体化进程,探索有别于传统发展模式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化道路。其中,重点推进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交通一体化。目前,武汉城市圈高速路网基本形成了1小时交通圈。在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的基础上,当前正在推进城际铁路建设。规划了6条城际铁路,目前已开工建设武汉至孝感、武汉至咸宁、武汉至黄石、武汉至黄冈四条线路。同时,启动了武汉新港建设工程。城际铁路建成后,武汉城市圈将形成半小时交通圈。

  二是推进产业一体化。通过完善产业规划,制定支持政策,引导产业在圈域内合理分工、布局。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四大产业集群:光电子产业群主要集中在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以长飞、峰火等企业为龙头,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链及其配套产业;汽车产业群形成了从孝感至武汉沿线汽车工业密集带;冶金产业群形成了以武钢和新冶钢为龙头企业的武汉至黄石钢铁走廊;纺织产业群形成了以武汉、孝感、黄石为中心的分布格局。

  三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目前,武汉城市圈城镇化率约为51%,预计20年后镇化率将达到75%。也就是说,今后20年将有750万农村居民将陆续进入城市生活。

  四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劳动社保、体育、旅游、信息和宣传等九个联合体建设。比如,在科技方面,推进科技信息平台、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平台、科技成果交易服务平台、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等五大平台建设,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在文化方面,建设了武汉城市圈图书馆联盟网站,圈域内公共图书馆馆际间互通阅览服务已全面展开;建立了武汉城市圈演艺联盟。在卫生方面,建成了武汉城市圈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武汉的医疗机构与其他八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了“双向转诊和院际会诊”协作,建立“一对一”的对口协作机制。通过社会事业资源联动共享建设,达到了整合公共资源、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目的。

  五是加强生态环保建设。生态环保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为此专门制定了生态环保专项规划,成立了湖北环境资源交易所,开展主要排污权竞价交易,建立了跨区域的环保监管体系。城市圈各市都在开展湖泊生态修复与治理工作。

参与互动(0)
【编辑:唐伟杰】
    ----- 地方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