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地方新闻

千年万州古红桔变身三峡库区移民“致富宝”

2010年11月29日 19: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万州11月29日电(郭虹 张燕 银雪)在29日万州古红桔产业论坛期间,中新网记者一行乘舟沿江而上,看到百里长廊老桔树群披上的霞装映红了长江两岸。万州区委常委汤志光称,千百年来,这一个个酷似“红灯笼”的古红桔不仅是当地农户的主要经济收益,如今更是库区移民的“致富宝”。

  记者从当地小周镇大堡村民孙德玖家中了解到,这位63岁的老移民家里珍藏着一叠账本,记录着上世纪80年代他们家每一笔古红桔的收入。老人回忆,桔子树就是家里面传下来的,年年都结得好。八几年的时候桔柑好卖,赚了几万块钱,比种粮食卖的钱还多。正是靠着这些红艳艳的桔子,他家在村里盖上了当时最漂亮的新房。

  “古红桔是我们这里冬季最常见的水果。上世纪80年代,一到出产季节,不说车运船装,单是从各乡镇人力担挑到城里来的就很不少,大街小巷,农贸市场,到处都有红彤彤、金灿灿的桔子卖。从城里到各乡镇都设有柑桔包装厂,将古红桔分级包好装箱用车船运到重庆上火车,运往北方各省,还远销苏联及欧洲各国。”

  当地移民回忆当时的情景说,一到冬天,每家柑桔包装厂里古红桔堆成一座座小山,招收大批临时工,昼夜开工还忙不过来。周边地方还会开车来采购。除了外销,还有一些中药加工厂以它为原料,加工成陈皮、桔红、桔络、桔核等中药。当时外销的古红桔每年都为国家挣外汇,也为农民带来不少的收益。

  而今,古红桔树数量急剧锐减。万州区果树技术推广站站长向太红介绍,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柑桔发展提速,奉节、赣南脐橙等优新品种逐步占据了红桔绝大部分市场。三峡工程蓄水淹没了大量沿江古红桔基地,屈原故里秭归已难见红桔踪迹,重庆诸多长江沿岸古桔集中产区也纷纷衰败凋零。保存尚为完好的古红桔基地仅余15万亩。

  向太红说,这15万亩古红桔林主要分布于长江沿岸39公里范围内,主产区集中在移民任务较重的太龙、钟鼓楼等镇乡(街道)。在这些地方,仅后靠移民就有20万人,其中以古红桔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仍有10万人。因此,推动万州古红桔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是促进农村移民“安得稳、逐步能致富”的大计。

  土生土长的万州汉子陈贵兵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地产老板。2007年,他放下赚钱的地产生意,跑到村子里去挖泥种桔树。2010年,陈贵兵在太龙镇包下了一大片古红桔林,修起了一座古红桔主题公园。“现在我包了这个古红桔林,更多人不了解,说现在古红桔一斤卖不了几角钱,没得好多人吃了,农家乐也不见得生意好。” 陈贵兵说,其实,他不是为了卖两个果子才来的。万州的古红桔本来就是一个宝,全世界目前只有这个唯一的古红桔林了,政府要把这里打造成长江百里古红桔长廊,外面的人知道了一定会来看看的。每年有500多万游客从万州经过游三峡,哪个会不想在这万亩桔园中旅游呢。到时候他卖的就不是一个果子一顿饭,他卖的就是最好的风景了。

  万州区农工委书记向军称,目前,当地已发展有2000多个古红桔运销经纪人。此外,北京汇源集团在当地建立了一个百万吨的优质柑桔深加工生产线。古红桔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出口到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达到了5000吨以上。

参与互动(0)
【编辑:段红彪】
    ----- 地方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