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地方新闻

福建5年筹措16亿援建新疆昌吉

2010年12月21日 14: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乌鲁木齐12月21日电(记者 汪金生)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将福建省和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再次紧密相连,此前,昌吉州就是福建省干部援疆的对象,自1999年新疆昌吉市开始实施援疆工作以来,福建省先后派出4批8名援疆干部到昌吉市支援工作,累计引进的资金达6亿多元人民币。

  新疆昌吉州辖2个县级市、4个县、1个自治县,面积达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福建省面积的2/3,境内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炭储量巨大,著名的准东煤田就位于该州奇台、吉木萨尔等县境内,是新疆6个主要煤田之一,目前累计探明储量达2100多亿吨。

  根据对口援疆规划,从2011年到2015年,福建省将在5年内筹措超过16亿元投入到昌吉州六县市,重点投入到让大多数群众长期受益的项目上,并大力帮助各族群众解决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民生问题。

  援疆干部11年引进资金6亿元

  据统计,自1999年新疆昌吉市开始实施援疆工作以来,福建省先后派出的4批援疆干部11年累计为昌吉引进资金达6亿多元。

  支援昌吉市建设的援疆干部,充分利用政策水平高、信息资源广等优势,从民生援疆、经济援疆、干部人才援疆等方面入手,让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援疆成果惠及了更多群众。

  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绿洲实业、上好佳、恒安纸业等230多个项目和福建兴业银行纷纷在昌吉市落户,建成了“闽昌大西渠工业园”,并正在建设“福建工业园”,与福建晋兴、盼盼、晋工、雅客食品等集团公司已签订合作协议。现已经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的总投资15亿美元的美旗物流园项目,以其投资资金最多、建设规模最大而成为昌吉市招商引资历史之最。其中,在公益项目事业上,先后援建了103个公益设施项目,并建立110万元的慈善援助基金,实施慈善救助贫困大学生、残疾人安居、复明、交通、康复等五项工程。

  1996年,中央作出开展援疆工作的重大战略决策,通过援疆渠道,福建省先后为昌吉市培训了260名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88名科级领导干部在泉州市及所属经济发达县市挂职锻炼。

  闽昌工业园:写在戈壁滩上的奇迹

  位于昌吉市大西渠镇的闽昌工业园,被称为“写在戈壁滩上的奇迹”。

  2006年6月9日,闽昌工业园在戈壁滩上动工兴建,当年就引进数家闽籍和台籍企业。

  目前,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500万元,已有48家企业入驻,8家企业正在签订入驻手续和洽谈项目。去年,工业园完成工业总产值10.5亿元。

  从1999年6月至今,在福建省对口援建昌吉州11年里,昌吉州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福建对口援建资金、人才、政策的作用,而福建省也因此与昌吉州有了更多的互通有无、互惠互利。

  “准确地说,昌吉州发展的决定因素已经不在于福建援建,我们的作用,是以产业援疆方式对昌吉州高速发展进行更有力的助推。”福建泉州援建干部、昌吉市委常委黄华强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厦门投洽会:昌吉招商引资新平台

  在福建,每年9月都将迎来一个最为重要的贸易洽谈会——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投洽会”),该展会以促进双向投资为目的的国际投资促进活动,是中国目前唯一以促进双向投资为目的的国际投资促进活动。如今, 投洽会已成为昌吉州在内地一个重要的招商引资平台,连续9年,昌吉州在厦门投洽会上取得的招商引资成果名列新疆各地州第一。

  据统计,福建援疆干部通过厦门投洽会,已累计帮助昌吉州签订各类合作协议127个,协议金额370.4亿元;签订合同项目150个,合同金额147亿元。已合同履约116个,到位资金38.24亿余元。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从6月至今,昌吉州上至州政府,下至各县机关,用“马不停蹄”形容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毫不为过。

  今年5月,福建省6家民营企业和昌吉州6个县市签署了总金额达11亿元的合同、协议,涉及矿业、农业科技、土壤修复、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紧接着,从7月15日至7月30日,短短半个月时间,泉州市晋江、南安等8个县市,分别组织各自辖区内共40多家企业,到对口援建城市昌吉市进行考察和产业、项目对接。

  优势互补产业化援建实现双赢

  根据对口援疆战略,福建省泉州市将对口支援昌吉市,两地已签署《两地产业对接战略合作协议》,按照协议,泉州市将设立专项发展基金,用于补助到昌吉投资的泉州企业和项目,同时出资800万元完善昌吉高新区福建工业园基础设施,出资2000万元建设首期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促进招商项目尽快落地。

  “昌吉市是新疆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和发展优势,具备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和条件,而泉州食品、纺织等产业优势突出,只要实现产业对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就一定会出现双赢局面。当地政府官员如是表示。完

参与互动(0)
【编辑:庄百万】
    ----- 地方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