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制造搭乘旅游快车 产业融合催生转型升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地方新闻
    浙江制造搭乘旅游快车 产业融合催生转型升级
2010年06月23日 14: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杭州6月23日电(记者 汪恩民)“以前参加国内的其他展会,由于没有‘专业’对口的,效果都不是很好。直到去年参加了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我的企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中国义乌西贝虎特种车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根林用极具“广告性”的语言,力赞这个当地政府为企业量身打造的盛会。在传统汽车制造业上加入适合景区的特性,这家生产水陆两用特种车的企业,在去年参会后陆续收到来自景区的大量订单。

  然而,事情的真相并不仅限于此。

  在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去年一炮打红的现象下,隐藏的是浙江制造业的一次重大变革。一个被称为“旅游制造业”的新名词,正逐渐浮出水面,从而掀开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新篇章。

  浙江省旅游局局长赵金勇今天为记者阐述了两者之间的核心意义。“旅游业的大力发展有助于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装备制造业综合实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动力。”

  2008年,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外向度极高的浙江民营经济遭受巨大创伤。在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把金融危机作为“倒逼”发展模式转变的难得机遇下,该省利用“危机修正”效应,从科技转型、融资、治理结构、发展空间等方面推动民营经济创新、民营企业创新。

  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曾强调,各地要千方百计自主创新。

  “对于浙江省旅游业来说,融合制造业就是转型升级的一个途径。”赵金勇强调。

  趋势:产业融合催生转型升级

  “旅游制造业是一个新提出的概念,目前关于旅游制造业的概念基本上还没有任何界定。” 赵金勇告诉记者,旅游业内涵丰富、外延宽泛,带有产业要素“混合体”或“产业集群”的特征。“传统意义上所指的旅游业主要就是指旅游服务业,即指以旅游者为服务对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劳务的综合性产业,凡是参与了这一行业的服务企业均进入了旅游服务业的范畴,主要包括满足旅游者需求的食、住、行、游、购、娱等行业。旅游企业向游客提供劳务服务也需要以特定的原材料、设施设备等为依托。同时旅游者外出进行旅游活动也需要一些实物产品的支撑。正是生产这些可以用于满足旅游企业经营所需的原材料、设施设备以及旅游者外出旅游所需要的有形产品的行业构成了旅游制造业的基本内容。”

  赵金勇指出,在旅游业延伸发展空间和制造业提高服务比重的发展需求下,在满足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旅游需求的前提下,两者的界限日益模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型业态日益增多,形成了旅游产业融合大发展的局面。在新环境下,对旅游业的认识要有大产业的观念,不能因为大部分的旅游制造业企业都有其归属的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门类,而认为旅游制造业并不存在,也不能因为旅游服务业分属于不同行业和部门,就忽略它们的集合性和服务于游客的共同性。”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文件)提出把旅游房车、邮轮游艇、景区索道、游乐设施和数字导览设施等旅游装备制造业纳入国家鼓励类产业目录,大力培育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休闲、登山、滑雪、潜水、露营、探险、高尔夫等各类户外活动用品及宾馆饭店专用产品。

  赵金勇指出,这份文件强调了旅游制造业的发展意义。“旅游商品与装备的生产制造,一方面丰富了旅游产业的性质和内容,为旅游业的发展升级,开拓空间提供了充分的匹配物资保证;另一方面旅游制造业本身产业特点,有利于发挥我国制造业方面的一些优势,对于延长旅游产业链,促进整体经济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时下,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达人等词汇纷纷现诸媒体,低碳理念也融入了健身当中。低碳健身作为一个新鲜的组合概念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制造业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作用举足轻重,因为他们的生产力不但决定着旅游业的投入成本,而且制造业提供的供给要素也是旅游业进行创新,采用新技术、新原料、新思想、新方法的一个重要来源。以当今的流行趋势绿色饭店的打造为例,根据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和供应链理论,如果饭店的供应商或其供应商的供应商即制造业的产品不能满足环保的需要,那么绿色饭店的打造是不可能实现的。

  依托旅游业、会展业和餐饮业的发展,浙江酒店用品消费额亦呈现出大幅度增长。酒店用品可分为陶玻灯饰类、厨房用具类、建材装饰类、办公家具类、针纺织品类、食品饮料类、日化洗涤类、卫生用品类、家用电器类以及酒店管理软件类等等。目前酒店用品市场正处于发展期,并有一股加速“扩容”之势,酒店行业处于升级换代时期,多如繁星的酒店陆续筹建,酒店用品采购市场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此外,现有酒店也在不断地升级换代,酒店用品市场正面临着向低碳、环保的方向转变,唯有如此,才能在这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赵金勇告诉记者,浙江乃至整个华东都是酒店业特别发达的区域,酒店和饭店的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比如浙江省2007年就有星级酒店1200多家,并且还在以每年18%的速度增长,整个酒店用品行业的发展前景很好。这些高端酒店的发展,也促进了旅游制造业向低碳环保方向的转型升级。

  优势:“制造大树”底下好乘凉

  “浙江省地处东南沿海,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生产制造业基础雄厚。” 赵金勇告诉记者,浙江在旅游制造业领域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所在。“浙江省的旅游制造业规模大,产量高,效果明显,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旅游业与制造业相得益彰,为当地制造型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记者了解到,在2009年的首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上,金华地区参展的旅游用品受到了采购商的青睐。金华市及周边县市区,都是全国旅游户外休闲用品的重要生产基地。武义目前有生产旅游休闲用品的企业350余家,从业人员约1.7万人,产量已经占全国总产量的15%以上,其中户外用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占全国总产量和总出口量的20%以上,被中国轻工进出口商会命名的“中国旅游休闲用品出口基地”。

  此外,浙江省旅游制造业遍地开花,如富阳的户外运动休闲产业、永康的休闲运动车产业、金华的旅游交通设备产业、台州的太阳能节能设备产业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产业集群和规模经济。这些集群都具有极强的市场渗透力和产业的竞争能力,通过产业集群可以加强集群内企业间的有效合作,增加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促进企业增长,发挥资源共享效应,有利于形成“区位品牌”。这些形形色色的产业集群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树立了浙江旅游制造业的品牌。

  赵金勇告诉记者,旅游制造的集群效应在浙江省内已经优势尽显。

  平台:整合义乌世界市场优势

  浙江省旅游局副局长许澎告诉记者,传统制造业两头在外,受到境外市场限制比较大。“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国民休闲旅游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旅游产品都是以外贸作为主要销售方向。国际市场的贸易壁垒,经济波动等危机一直深刻困扰着浙江省旅游产品制造业的壮大和发展。但随着国内经济社会条件的改善,旅游市场的需求也渐渐与国际接轨。一些新兴的旅游方式逐渐被大众所认可和接受,旅游制造业的市场定位也开始有所变动,出口和内需作为产业销路的两大渠道模式开始走向平衡。”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浙江旅游局把目标对准了义乌这个世界市场。

  赵金勇告诉记者,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是把各种产品集合在一起,再把整个平台推向世界。“我们要依托那里的大市场,依托来自世界各地的常驻采购商。在旅游景区承载能力有限的前提下,对于旅游业来说,旅游制造业是极具潜力的蓝海。”

  “展会的方式往往能够揭示本行业、本领域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从而促进生产者为适应行业未来而更新产品。”浙江省旅游局局长赵金勇表示,本届旅博会提倡环保化、个性化的旅游概念,一方面激发旅游制造业的厂商生产出低碳、节能、无污染的旅游配套设施产品,另一方面也让旅游部门及景区的管理者开辟符合消费者口味的旅游途径。

  “旅博会根植于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义乌小商品市场,将更加重视展会的商品属性。”据赵金勇介绍,2009年第一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在义乌初次亮相,已在旅游业界引起轰动:累计实现成交额达23.61亿元,国内外专业采购商超过8万人,其中境外专业观众6000人以上,贸易团队50个以上,参会观众共计10余万人。

  回声:政府企业纷纷叫座

  对于旅游制造业来说,寻找更为严重宽阔的市场也是转型升级的方向之一。赵金勇告诉记者,中国景观水系资源的开发将成为旅游市场的一个新亮点,游艇除了是一种有品位的休闲旅游方式外,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志和吸引投资的形象,被誉为“城市的名片”,会对当地的餐饮、交通、公共服务、维修保养及配备等具有带动作用,并有助于优化水上旅游业的结构,促进水上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综合经济效应。

  温州市旅游局市场开发处负责人胡念望告诉记者,温州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作为自身的一个重大机遇。“温州一直在致力于旅游制造业的发展,特别是游艇产业的发展。温州正在描绘把苍南海口景区发展成集旅游、商务、休闲度假于一体的船艇经济旅游区。”

  记者从杭州市旅游委员会获悉,游艇及相关产业也已成为杭州鼓励和促进的产业发展方向之一。目前,仅在千岛湖就成立了三家游艇俱乐部,投资额均在一亿元人民币以上,而千岛湖国际游艇俱乐部也将在九月的国际游艇展进行招商。据了解,目前进入游艇领域的浙江资本至少在二十亿元人民币以上,涉及企业不下五十家。

  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在得到本地赞誉的同时,也得到外省“兄弟”的支持。记者从海南省旅游委获悉,海南省在本次博览会上设置了20个展台,充分考虑体现海南特色的元素。“参加展销的海南旅游商品,包括珍珠、水晶、椰雕、黎锦等等。海南参展主要是为推动海南旅游商品、工艺品的发展。”

  义乌旅游局长陈明告诉记者,对于来自全国各地的参展商来说,大家有这个需求。“有一个企业去年一直没有订单,参加完展览会后就收到了大量订单。我们这次的主打还是旅游装备、户外用品和酒店用品。”

  义乌旅游户外用品行业协会会长王辉平告诉记者,去年参加展览会的会员只有四十多个,今年有200多个。“大家都是因为尝到了甜头。”

  “放在义乌,是政府对我们最大的支持!”义乌市丹溪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豪锋表示,“家门口”的展览会起码让他省掉了一大批运输成本。

  在参展商一头火热的同时,来自世界各地的采购商也表现出积极的热情。意大利华侨、上海明悦大酒店董事长陈建明告诉记者,他一直在关注这个展会的情况。“去年由于在国外,错过了展会,我觉得非常可惜。通过同行的口碑和我们自己做的调查,这个展会对于酒店的价值是极其巨大的。这次我们安排了专人前往义乌,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

  未来:蓝海产业大有可为

  赵金勇告诉记者,作为消费升级的重要表现,近年来中国消费者旅游休闲需求不断增长。“与国际市场旅游商品销售额占旅游业总量近70%相比,中国旅游商品销售额尚不足旅游业总量的40%,旅游制造业的国内需求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此外,浙江旅游制造业过去以出口贸易为主,譬如永康市是全球最大休闲运动车生产基地,过去95%以上的产品出口。“金融风暴”的冲击促使浙江旅游制造业更多地关注内销市场,在产品研发上也更加注重时尚、低碳、环保。

  义乌旅游局长陈明告诉记者,每年都会有一些充满创意的产品赢得大家的赞誉。“通过对传统产品的再升级,企业提高了自己的竞争力,浙江的制造业也整体迈上了新台阶。”

  为了促进该省旅游制造业的产业基础加快与旅游业的对接,从2009年开始,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旅游局联合主办中国国际旅游博览会。于2009年11月举行的首届展会共设2000余个展位,参会人数超过10万人,累计实现成交额23.61亿元。明天至27日,2010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将再度向世界展示旅游制造业的蓬勃生机。(完)

参与互动(0)
【编辑:齐彬】
    ----- 地方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