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奔走在香江与钱江间 詹耀良促浙港交往“双向奔赴”

奔走在香江与钱江间 詹耀良促浙港交往“双向奔赴”

2022年06月25日 19:42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视频:【香港回归25周年】浙籍港商詹耀良:最是感叹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杭州6月25日电 题:奔走在香江与钱江间 詹耀良促浙港交往“双向奔赴”

  作者 郭其钰

  祖籍在浙江台州,1946年出生于上海,1950年随父母迁居香港,改革开放后又回到内地投资兴业……大半生“归去来兮”,当谈及自己是“哪里人”时,76岁的詹耀良回答:“中国人”。

  詹耀良是香港詹氏有限公司董事长、耀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浙江省同乡会联合会永远名誉会长。多年来,他持续奔走在浙港两地,推动香港与内地交流交往。狮子山下,留下了浙江人揾食打拼的身影;钱塘江边,也有香港同胞勉力前行的足迹。

  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香港经济驶入“快车道”,詹氏兄弟的手套产业也蒸蒸日上。1974年,嘉乐手套制造有限公司成立,逐渐成为当时香港最大的手套出口企业,詹耀良也因此被称为“手套大王”。

  1978年,改革开放的消息传到香港。次年,詹耀良第一次回到内地参加招商活动。他透露,“当时香港人工费用暴涨,经营成本较高,严重影响了企业发展。于是我萌发了到内地寻找发展机遇的念头。”

  1981年,詹耀良重返故土台州临海,这次“返乡之行”令其至今难忘。

  彼时,第一次回到家乡的詹耀良看到的是这样一幅景象:狭窄的街道,低矮的楼房,全县没有家像样的企业,从杭州到临海要翻过两座大山,汽车开了9个小时……“作为一个在外多年的游子,我想帮家乡改变旧面貌。”当年,詹耀良就在临海投资创办了第一家来料加工厂。

  “当时临海交通不便,物资匮乏,生产手套的所有工具包括针线,甚至一张贴纸都要从香港运过去。”詹耀良坦言,回乡投资虽艰难,但内地人力充足,生产成本低,地方政府也很有诚意,手套厂逐渐成了当地的明星企业。

  作为最早把目光投注到内地的香港实业家之一,40多年来,詹耀良先后在浙江投资70多亿元(人民币,下同),逐渐形成了酒店、大型商场、房地产、旅游等规模化产业群,企业年纳税总额超亿元,解决就业人口上万人。

  如今回过头看,詹耀良认为其个人事业与国家发展可谓“互相成就”。他告诉记者,“1997年香港回归前也曾人心浮动,但我由于多次到内地投资办厂,很看好内地的发展,所以我相信香港回归后一定会更好。”二十五年来,香港的快速发展证实了他的判断。

  在成就自身的同时,詹耀良不忘反哺家乡、报效桑梓。多年来,他累计为浙江教育事业捐款数千万元,始终把捐资助学的事放在心上。

  “因为经常往返于香港和内地,我更加关注两地的年轻人,现在一些香港年轻人没来过内地,对内地的认识有失偏颇。”为此,詹耀良经常带领香港学生来内地参访交流,还组织学生到浙江企业实习,激励他们主动融入内地发展。

  与此同时,为了让内地大学生也有机会赴香港交流,詹耀良兄弟还向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设立“浙江大学詹氏基金”,支持浙江大学学生游学。

  “香港和内地需要多交流、多来往,特别是年轻人眼光要放长远,再多一点时间,香港会更加繁荣稳定。”作为过来人,詹耀良如是寄语年轻人。(完)

【编辑:杨彦宇】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