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唐英年:香港融合“古今中外” 文化发展“耳目一新”

分享到:

专访唐英年:香港融合“古今中外” 文化发展“耳目一新”

2022年09月25日 11: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视频:专访唐英年:西九文化区将成为香港中外文化交流的引领者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香港9月25日电 题:专访唐英年:香港融合“古今中外” 文化发展“耳目一新”

  中新社记者 曾平

  经过多年潜心发展,戏曲中心、M+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已巍然屹立于西九文化区,这个在维港填海之地上建的综合文化艺术区正在成为香港一张崭新的文化名片。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接受<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专访。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范思忆 摄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 中新社记者 范思忆 摄

  “要是现在还有人说香港是文化沙漠,我鼓励他多来香港走走看看,相信一定能够令他感到耳目一新。”全国政协常委、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在唐英年眼中,西九文化区已经融合“古今中外”这四个元素,势将在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过程中担任重要的引领者角色。“我对此很有信心。”他说,不仅因为西九已建好多项文化设施,且坐拥便利交通,更因为这里吸引了众多优秀的文化专才。

  “香港有很多文化艺术人才,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我相信会更多。”唐英年说。

  西九文化区两大博物馆疫下仍有不俗表现。去年11月开幕的M+博物馆虽曾闭馆3月,至今仍录得超过140万人次入场。而开幕仅两个多月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一度“一票难求”,特展展厅外常常排着等候“长龙”,至今已录得30万人次入场。

  唐英年介绍,区内正在施工建造的演艺综合剧场,未来将为舞蹈、戏剧、话剧这类表演艺术提供场地,预计两年后落成。另一正在规划中的音乐中心项目则预计会在六七年后建成。

  所有硬件落成后的西九文化区将会呈现何种面貌?在唐英年的设想中,西九文化区白天和夜晚都应人流畅旺。“不可以全都是晚上来。”他希望届时区内办公场所,以及餐饮和娱乐设施能够带旺全天的人流。

  至于访客的逗留时间,他笑言:要是慢慢参观得精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可能逛一周也意犹未尽。

  回望香港文化发展之路,唐英年认为,特区政府过去25年建造了大量文化艺术硬件,康文署安排的表演艺术、博物馆的展览,在品质和数量上均有大幅提升。

  展望将来,粤港澳合力发展文化艺术或成趋势。“我认为这是最快且最能够达到的阶段目标。”唐英年说,三地文艺机构有进一步合作空间,若将整个大湾区文化艺术视为一个体系,其体量已超越部分欧洲国家。

  更进一步,则还有全国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这是我们非常大的目标。”唐英年认为,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源远流长,香港要通过自己的方式宣扬国家的软实力。“我们不但要能够说好中国故事,同时西方的优秀文化也要通过香港这个交流中心引进来。”

  对于新一届特区政府增设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唐英年认为恰逢其时,过往香港似乎对文化艺术的重视不足,如今既然国家赋予香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定位,就应该有“紧迫感”,努力向此目标迈进。

  “我认为李家超特首这一届政府开局开得非常好。”唐英年阐述道,因为行政长官充分体察到了市民的各种需求。他认为,相比住房、医疗等领域,文体旅范畴的人士应该更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利用自身资源发挥更大的能量。(完)

【编辑:李霈韵】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