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天才不依赖“破格录取”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真正的天才不依赖“破格录取”

2010年08月26日 08:16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8名复旦大学教授联名请求学校破格录取一个“天才”孙见坤。但因高考成绩6分之差,陕西省招办强硬拒绝将孙见坤的档案投到复旦大学(今日本报A18版)。

  对于高考招生之弊的争议由来已多,此事再次将此争议点燃。有人又引过去的例子为证:钱钟书虽然数学不好,还能因为语文、英语出色,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言下之意,对孙见坤这种“天才”未能被破格录取而不胜惋惜,进而抨击“应试教育”,抨击“死板制度”。

  我以为,今人若以钱钟书、钱穆、钱伟长之类的先例来证明今日中国大学招生录取制度的不合理,并不合适。实际上,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师,不完全是因为当时的大学录取宽松自由,更重要的是他们本人不浮躁,淡泊自守,刻苦钻研。“是金子总会发光”。其中,钱穆本人是在做小学和中学教师时,坚持自学,研究学术,经过18年努力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而成名,其成才路径更不是依赖于大学的“破格录取”。

  如今,“天才”们的求学条件,比起“三钱”时代要好得多,各种各样的资料文献,即使图书馆里找不到,上网一搜就能搞到。因此,若能真心做学问,静下心来搞研究,原也不必定要依靠大学。当然大学里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不过,借用冯小刚电影《大地震》里的说法,那里也没少出废物。现在,大学学术考评机制不科学、官本位严重、学术浮躁和学术腐败之风不容忽视,这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如果大学连现有的全面发展、优中选优的学生都培养不好,又有什么理由指望他们能把破格录取的“天才”培养成大师而不是培养成“方仲永”?

  这样说,不是一味地贬低中国的大学。就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来说,培养人才的场所不能只有大学,“天才”们也未必非得要去大学里弄个“同进士出身”才算合格。与此同时,大学招生制度中的某些弊端固然需要改革,但也不必指望自己能够把所有的“天才”都一网打尽,有些真正的“天才”也可靠自己的刻苦钻研而有所成就的。大学更需要做的是今后不歧视这些非“进士出身”的“天才”,真正地尊重大师、尊重学术,而不是“尊重文凭”。

  所以,陕西省招生办坚持原则,以免今后给各种“条子”、“电话”留下口实,并无过错。就国家和社会来说,应该创造更好的条件,让“天才”们不上大学也能戒骄戒躁安心做学问,并破除“唯学历论”给他们更多脱颖而出的机会;就孙见坤自己来说,不能被“破格录取”,又何必唉声叹气,不妨也学学钱钟书、钱穆诸先生的专心耐心恒心,何愁大器不成?(湖南 郭翠日)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