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鲁迅大撤退”中被网络滥用的定义权——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评论:“鲁迅大撤退”中被网络滥用的定义权

2010年09月15日 07:1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轰轰烈烈的“鲁迅大撤退”事件很快得以澄清:一条被众多媒体报道、时评家评论、网友热议的新闻,起源是一条未经采访核实的微博。当某纸质媒体刊发《网友热议高中课本大“变脸”》的报道后,某门户网站在新闻首页置顶推荐了这条新闻,把报道正文里的那句话提入了标题:《各地语文课本删除大量经典文章,鲁迅作品大撤退》,“鲁迅大撤退”的概念就此流传开来。(《华西都市报》9月12日)

   鲁迅的一些作品退出教材或由必修改为选修,所以能够引发网友和时评家如此激烈的争论,一个重要原因是,“鲁迅大撤退”这个说法太扎眼了,不仅一下子吸引住了公众的眼球,还能瞬间激发出舆论情绪。

  一个事件,无论多大多小,都需要通过简短的词句进行概括或定义,以便于传播。互联网上经常有一些新闻事件,对这些事件也需要定义,“鲁迅大撤退”便是在“各地教材大换血”事件中,一些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对该事件的定义。

  谁先对事件进行定义,谁就往往掌握舆论的引导权,公众对新闻事件的第一认识和判断,往往就与首发媒体对新闻事件如何定性定义有很大关系。而这种定义,往往在新闻标题中体现出来。本来纸质媒体报道的标题中没有出现“鲁迅大撤退”的字眼,其对事件的定义是“高中课本‘大变脸’”,但在网站转载时就变成“大撤退”了。因为后者的影响力非常大,反而后来居上,其对事件的定义在一段时间内占据了舆论的主流,严重影响了公众对该事件的判断,以至于许多评论都是在对空靶子放炮。

  对新闻事件进行定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是准确。然而,观察最近一些年的新闻事件,网络对其定义明显存在夸大事实、断章取义等问题,一个熟悉的说法,称这种行为为“标题党”。比如网上频频出现的“史上最……”式标题、“××门”式标题等。这些标题本身就是对事件进行定义,其目的可能也不是引导舆论,而是提高点击率以获得经济回报。而一些传统媒体在报道这些事件时,也常常沿用网络制造的对新闻事件不准确的定义,网络再次转载,如此叠加,影响甚大。

  一场虚惊的“鲁迅大撤退”事件耗费了公众的注意力,当然也浪费了媒体的版面。反思该事件,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教训值得吸取。

  一是,在诸媒体中,网络渐渐成了引发热点事件、定义新闻事件的关键力量。如何通过行业自律、政府管理、网友监督等方式,来约束网络媒体对新闻事件非理性的、夸大其词的定义,需要形成一个良好的机制。

  二是,传统媒体在新闻事件中要争取定义权。传统媒体可能不是最先发现和传播新闻事件,但因其具有专业的采编人员,可利用这种优势对新闻进行核实和重新定义,确保准确公正。在没有调查清楚之前,最好不要随便引用网络对事件的定义,如“史上最……”、“××门”等。这次纸媒在报道高中课本“大变脸”时,应该把报道正文中“其中涉及鲁迅的作品多篇,因此刘毅称之为‘鲁迅大撤退’。”一句去掉,因为对于“大撤退”这个如此关键的判断,刘毅给出的理由并不充分,记者也没有经过调查核实。

  三是,网络,包括微博,是一个公共空间,而不是私人空间。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在公共空间发表言论,需要谨慎。在随后的采访中,对于微博中为何要提“鲁迅大撤退”,刘毅说看到各地相继更换了一些鲁迅的文章就“随意写了这么一句”。须知,在公共空间发表言论,尤其是就如此热点的话题作出如此激烈的判断,不能如此随意,网民也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能让网络成为自己发泄情绪的场所。(刘福利)

参与互动(0)
【编辑:段红彪】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