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肋”还是“香饽饽” 海外交流含金量受质疑——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鸡肋”还是“香饽饽” 海外交流含金量受质疑

2010年09月16日 09:52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冲着上海高校“出国机会多”,杭州籍的大一新生小雪毅然在北京和上海的高校中选择了上海,并在今年高考后被沪上一所985院校录取,就读工程类专业。让小雪没有想到的是,开学才10天,她就幸运地被一次出国机会“砸”中:学院在开学后举行了一次中德合作项目的选拔面试,但通过面试的小雪最终却选择退出。

  为学生创造更多海外交流机会,渐成高校“时尚”。中外办学、国际项目合作、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兄弟院校交流、暑期学校项目……记者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重点院校开始致力于“送学生走出国门去学习”,甚至把学生海外交流比例作为办学国际化的一个目标,列入学校发展规划。

  学校里的“留洋”机会多了,对学生来说,却有喜有忧:竞争的难度减弱了,但甄别哪些是“鸡肋”哪些是“香饽饽”的难度却大大提高。

  热门中德班,遭遇“生源荒”

  小雪就读的工程学院,设有一个中德合作项目。按照“3+1”的培养计划,大四一年,中德班的学生将赴德国一工科大学学习,只要通过考试获得学分,就可以被授予中、德两校颁发的双学位。在大学举行现场招生咨询时,学院的中德班一度引来众多学生和家长关注。

  9月6日,学院通知有志于参加中德班的学生报名,200多位新生,最后拿报名表的只有25个。“可能是收费有点高吧,留德一年需要10万元人民币自理费用,对学生的家境有一些要求。”负责中德班招生的张老师告诉记者。虽然报名人数比预想的少,但要进入中德班,报名者仍然存在一轮面试搏杀。因为中德班采取的是国外高校的小班制上课,只计划招生15人,便于学生们今后学习德语和专业知识。换言之,有四成的报名者将被淘汰。

  然而面试当天,25个报名学生中只去了9人。“竞争不存在了,选拔变成了资格审核。”作为招生组长,张老师不仅意外,也遇到了新难题。面试学生中,一名家境贫困的新生希望加入中德班,而当老师问及是否能承担学费时,该生回答:“父母说了,砸锅卖铁也要去。”以往,张老师通常会把这类学生放入“待定”名单;但到了今年,他给学生“开了绿灯”。

  面试9人全部通过,但小雪不久后又获知:通过面试的学生中,有4人也相继退出了。举棋不定的小雪多方打听原因,一位同学告诉她,中德班的学习压力太大,不一定能在德国拿到学分。还有一位退出的学生则暗示小雪,中德班“性价比”不高。“同样是自费,出国机会有的是,不如找个更好的机会。”

  再三考虑后,小雪成了退出中德班的第5名学生。

  高价买洋学位,含金量待商榷

  尽管留德班遇冷,但是张老师仍然认为,学生的“理性选择”值得鼓励,因为大学里的海外交流项目已经出现“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势头。

  作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内高校纷纷致力于扩大学生海外交流人数,不少名校甚至定下“硬指标”。如清华大学到2011年将实现30%的本科生(即每年1000名左右)具有海外经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率先实现本科生100%出国交流的目标;而沪上的复旦、上海交大、同济等高校,也不约而同地提出要实现25%至30%的本科生具有海外交流经历的目标。

  在学生眼里单一的“海外交流”机会,在学校和院系层面其实有诸多层次划分。有的是正规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成之后授予学位;有的则是国内学校和国外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项目,以及学院合作项目,属于学术交流和游学项目。在收费上,也有公费和自费的区分。

  留洋机会不少,是不是每一个都值得去?多年负责国际交流项目的张老师告诉记者,一些游学项目对于家境小康的学生来说尚属锦上添花,“即使学不到知识,也能开阔眼界,感受异国文化,学习和外国学生相处。”但对于家庭贫困,指望靠留洋增加就业或者升学砝码的学生来说,盲目参加自费中外办学或者游学项目,可能就会面临“举债留学,一无所获”。

  谈及眼下的合作办学项目和游学项目,一位刚从欧洲访学回来的大学教授直言:“学生应该精明一点,懂得分辨。”在他看来,尽管不少合作办学属于正规办学,但文凭的含金量值得商榷。“花十几万去买一个国外二流甚至三流大学的学位文凭,然后和国内一流高校的学位组成一个双学位文凭,值得么?”

  放弃去德国学习拿双学位的机会,小雪并不感到可惜。“听一位师兄说,到了本科三年级,学院可能会有一些公费到海外交流的短期项目。”小雪坦言,听说有“性价比”更高的海外交流项目,正是她放弃加入学院留德班的关键原因。(本报记者 樊丽萍)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