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特教资金和师资缺乏 1/3残疾儿童未能入学——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广州特教资金和师资缺乏 1/3残疾儿童未能入学

2010年09月21日 09:19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昨(20)日,广州残疾人展能中心,智障的残疾人在学习手工制作。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我们每年只招收20名脑瘫患者。”“在大约500人的排队申请中,只能接收100名自闭症患儿。”昨日,记者采访了以招收重度残疾儿童为主的广州市康复实验学校、广州市康纳学校。虽然这两所学校填补了广东脑瘫和自闭症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学校的空白,但学位紧张供不应求。记者获悉,有约三分之一左右的残疾儿未能进入学校大门,其中多数为重度残疾儿童。

  此外,不仅普通学校不收脑瘫、自闭症、中重度智障、重度肢残孩子,连传统的特教学校也只招收盲、聋、轻度智障儿童少年。目前,脑瘫、自闭症、中重度智障、重度肢残孩子基本就学无门。

  特殊教育资金和师资缺乏

  记者通过走访两所特教学校获悉,目前重度残疾儿童的康复教育资源不仅稀缺,而且存在服务机构专业属性不明晰、专业人才紧缺、技术推广经费缺乏、教材编写尚缺经验、部分家长对残疾儿童受义务教育存在认识偏差等问题。

  此外,资金方面的缺乏也是康复教育机构难以扩大招生的原因之一。“我们缺乏相关的资金支持,希望获得财政、福利彩票公益金等支持,开展孤独症康复教育技术推广与人才培养项目。”

  正制定重度残疾人保障机制

  省残联有关负责人指出,受教育权是基本人权。缺少教育机会及其结果将影响残疾人的一生,影响他们是否能够真正自信、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

  该负责人强烈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关注重度残疾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问题,政府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让重度肢体残疾、中重度智力残疾、失明、失聪、脑瘫、孤独症等残疾儿童少年早日得到教育康复,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他表示,省残联将会在近期召开会议,尽快出台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研究制定残疾学生助学补助政策,完善残疾学生助学体系。

  残疾人就业面临巨大压力

  记者昨天从省残联获悉,广东全省残疾人就业率大幅度提高,四年新增分散按比例就业残疾人近4万人。不过,残疾人就业仍面临巨大压力。调查显示,2006年广东全省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口有173.45万人,在业(已工作或已就业)占45.96%。

  省残联有关负责人表示,残疾程度较轻的残疾人可以通过分散按比例安排到社会各单位就业,但是中重度残疾人就需要通过庇护性、辅助性工场等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安置就业。(记者邱伟荣、周祚 通讯员张翔摄影报道)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