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行政化拿教授开刀实为推卸责任——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去行政化拿教授开刀实为推卸责任

2010年09月25日 09:46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教授摘帽 领导变身 漫画作者 李法明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据媒体报道,在举国上下高呼“教育去行政化”“校长摘官帽”之时,深圳大学走在前列——据深圳大学副校长李凤亮在“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开放”研讨会上透露,今年9月份起,深圳大学破除教授的干部身份,全校推行职员制、聘任制,不签约不聘任。校长则相当于CEO,不再是正厅级干部。

  乍一看来,连教授的干部身份都被“一刀切”了,大学“去行政化”以全员聘用制的面目呈现,还真是相当彻底,没留下任何尾巴。

  应该承认,无论是教授的干部身份,还是随之而来的“教授终身制”,的确有着天生的弊端,既然有了教授名头,便可以安然养老,出现论资排辈,不思进取的现象也就并不意外。现实中,“身在大学心在商界”的教授更是不在少数,甚至不乏因为教授头上的官衔而出现学霸化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破除教授的干部身份,大学“去行政化”从教授头上的官帽摘起,要说也不无道理。

  不过,当教授的干部身份被视做大学行政化的罪魁祸首,甚至被当做首先要被拔除的眼中钉时,如此大学“去行政化”,恐怕更多是把教授当做“软柿子”捏罢了。而事实上,大学的行政化弊端其实更多存在于大学的行政体系之中,上至校长,下至院长,甚至招生办主任,都要比教授更拿得出手,叫得响亮,在如此体系中,也难怪教授们也要为谋个大学的一官半职而削尖脑袋甚至宁愿荒废学术了。

  不难设想,假如大学行政体系的官本位不除,反而先把教授本就不足挂齿的干部身份抹去,教授变得更加边缘化和弱势,其实恰恰是与大学“去行政化”的初衷相悖。

  教授终身制本身其实并无问题,国外院校对于贡献卓著的教授、学者也多有“终身教授”之聘任书,以解除其后顾之忧,让其潜心学术研究,此举既留住了人才,又充分发挥了优秀人才的潜力,促进知识创新。如此看来,改“教授终身制”为能上能下的聘用制,固然是制度的革新。但是,值得警惕的是,成了CEO的校长其实说白了还是“官”,当大学去行政化成了“企业化”,教授成了被绩效皮鞭抽打的员工,那些需多年潜心研究方能出成果的基础学科,会不会被要求在短时间内做出成果,恐怕绝非杞人忧天。如此大学去行政化会不会最终违背科研规律,倒是更令人担忧。

  一言以蔽之,将大学行政化归于“教授的干部身份”,去行政化先拿教授开刀,其实更有推卸责任,掩盖问题之嫌。大学“去行政化”的目标其实应该是让行政的归行政,学术的归学术,从而让教授治学可以摆脱行政权力的干扰,享有更多的自治权。(吴江)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天宁】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