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活:忙碌而纠结地游离于系统内外(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博士生活:忙碌而纠结地游离于系统内外(3)

2010年09月25日 14: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断了的传统

  直到今日,白志东教授还清楚地记得参加自己博士答辩的日期:1982年5月15日。

  1978年,为了解决恢复高考后国内大学严重的教员短缺问题,教育部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设立博士试点,将一批高学识的知识分子直接培养成为博士。今年56岁的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白志东就曾是1978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并在1982年学位制度重建之后获得新中国第一批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本来培养博士是解决师资问题,但我们的导师坚持让学生写paper(论文)。”白志东教授告诉记者。

  白志东当年的导师是生于湖南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教授陈希孺。陈先生不仅亲自将学生的论文寄到美国的同行教授手中征求意见,还督促这批中国未来的博士重视对学术专著的研读。

  “我们当时除了上课之外,就是要读十几本大部头的学术专著。看完之后,我们需要提出质疑,进行学术讨论。”白教授说。“现在的学生,也许用五年都读不来那些书。”

  在白教授看来,博士生培养的优良传统在一些学术领域被切断了。如今国内的博士生教育扩招之后研究生数量过多,出现了从学生到导师良莠不齐的问题。

  “我们听说博士生不做学术、做项目的事情在计算机、建筑等工科类领域比较常见。”白教授说。

  回忆当年严格的学术制度,白教授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多次派专员考察研究生的学习情况,并且对导师资格的审查十分严格。

  当年,必须是在最近三年内有杰出成果、并可以组建优秀团队的正教授级别专家,才能任博士生导师。

  1982年,在新中国第一次博士论文答辩之后,和白志东一同被授予博士学位的还有马中骐、谢惠民、李尚志、赵林诚和冯玉琳。除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原所长、博士生导师冯玉琳教授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外,其余5人获得理学博士学位。1983年2月27日,6位博士的学位授予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当时就有导师说,将来的博士生能否超过第一批,这一点很难说。因为第一批博士生知道困境中做学问的艰难,他们更珍惜学习机会。”白志东说。

  然而如今的博士生的生活状况,却似乎全然取决于其导师。

  相比之下,北京大学数学科学系的二年级博士生雷锦江是幸运的。他认为自己遇到一位好导师带有一定“机缘的偶然”。

  “一来北大,发现老师特别朴素。桌子上的显示器还都不是液晶的。老师喝水的杯子还是那种搪瓷的,让我特别震动,所以就决定跟他了。我一直都挺庆幸自己遇到一个好老板。” 雷锦江说。

  当记者把这位幸运博士生的故事告诉金烨时,他并不表现得惊奇。

  “可现在的社会就是这么现实。”他只是淡淡地说。 本刊记者/崔晓火 文/刘艳平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