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寄宿家长忧心 一天打10电话孩子不领情(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学生寄宿家长忧心 一天打10电话孩子不领情(图)

2010年09月27日 17:38 来源:东南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图片说明:长大了,孩子更渴望拥有自己的成长空间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孩子在校,家长该不该频频探望?

  新学期,不少高一新生跨入新校园,成了一名寄宿生。第一次离开家独自开始集体生活,孩子们感觉自己长大了,可家长们并不这么想。不少家长千叮咛万嘱咐,操心孩子的学习、生活、与人交往能力……还有一些家长则三天两头找各种理由到学校探望孩子。

  一边是孩子认为自己已长大,自己能独立生活;一边是总不放心的父母、长辈,矛盾由此而生……家长,到底该不该频频到学校探望孩子?

  现象 一天之内,挂了10个电话

  “孩子寄宿第一天,我的一个朋友一天之内给班主任挂了10个电话,问的无非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采访中,一名新高一家长告诉记者,孩子第一次离开家在校寄宿,家长难免不放心,虽然有些举止夸张了一点。

  一次与一群家长闲聊,发现大家都有这个心理,一名焦虑的家长坦言自己那几天也是动不动就给孩子和班主任老师挂电话,想到什么就挂电话,没交待点什么,好像孩子就过不去。

  双十中学高一年段的毕老师告诉记者,家长对孩子不放心,在高一这个新学期,特别是开学初这段时间比较普遍。家长老给班主任或生管老师挂电话,主要原因就是 “不放心”,一些家长甚至对孩子的“一切”都不放心。不过,一天挂十几个电话的家长并不多,是特例。

  据一线高一班主任反映,家长挂电话反映的事情大多都是生活小事。比如说孩子忘带什么了;孩子平时有点挑食,怕在学校营养跟不上;孩子平时比较独来独往,怕与同宿舍的同学相处不好……一些不放心的家长,甚至专程跑到学校看望孩子或是给孩子送忘带的东西。由于现今各校的校门门禁都比较严,进不了校门,又得给老师打电话。

  “家长焦虑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电话打得太多,孩子会厌烦。”一名高一老师告诉记者,一些家长一天会给孩子打好几通电话,打得多了,孩子烦得都不愿意接,最后家长就只好找到老师。

  该老师认为,由于班主任对孩子接触、了解得比较多,家长希望班主任能帮自己督促孩子。

  关心过度,孩子并不领情

  据记者调查了解,目前厦门市越来越多的高中成为寄宿制学校的一员,高中寄宿生群体正在不断扩大。大多高中校的班主任老师反映说,家长经常来学校看孩子,很多孩子并不喜欢父母这一“关心”举动,特别是高一新生。

  一名高中校的生管老师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对爷爷奶奶格外关心孙女,孙女第一次离家寄宿,爷爷奶奶三天两头给孙女送营养汤。一次,奶奶没跟孙女打招呼,直接把营养汤送到校门口,孙女叮嘱奶奶:“奶奶,下次不要再到学校送炖罐给我,否则我就不喝了。”

  可是,第二天,奶奶如期而至。在周边同学的“关注”下,孙女很生气,竟当场把炖罐摔了。听完这个故事,不少人唏嘘不已:孩子怎么可以这样不领情?也有人说在“不领情”之后,折射出感恩教育的话题。

  一名长期担任高中班主任一职的赵老师告诉记者,对于家长的 “嘘寒问暖”,各种心态的孩子都有。有些学生很喜欢父母经常来探望自己、关心自己,但大部分学生并不喜欢家长这一举动,有的学生觉得家长频频出现在学校,会被同学认为自己没长大,很没面子。

  “不少孩子选择住宿,首先心理上就想逃离家长的管束。相反,没逃离,家长反而管得更紧,孩子难免反感,这种现象在高一新生身上特别明显。”一高中老师认为,高一新生不“领情”,还与高一新生的年龄与性格特点有关。他们认为自己长大了,家长多管自己一点,他们就会觉得反感。但是,到了高二、高三,特别是高三,随着孩子心智的成熟,不少孩子反而乐于接受父母的关心。

  观点

  该放手时就放手

  孙振伟(北师大海沧附校学生处主任)

  家长如果一天打十来通电话,经常到学校看小孩,可以说是过度保护、过度关注孩子。现今的“家长陪读”现象就是其中一种,孩子高中、大学到哪读书,家长就跟到哪陪读。

  家长长期过度保护,时间长了,孩子并不买账,这是事出有因的。首先,家长过度保护、关心孩子,不利孩子的成长。虽然我们并不提倡孩子过早寄宿,但现今高中寄宿生活已很普遍,学校寄宿有寄宿的管理规定,学校的宿舍卫生、饮食、管理等方面都很到位,家长不用太担心,什么时候来探望孩子,只要按照学校规定来就好。

  此前,我曾在校门口看到这样一幕:爸爸在前座开车,四年级的女儿在后座坐车。到校门口时,爸爸赶紧跑到车后门给女儿开车门。当时,我就跟爸爸说:不应该给孩子开门,应让孩子自己开门走下来。还有一些家长,家就住在学校附近,孩子走几分钟就到学校,可每天仍专车接送孩子,说是“顺路”。

  家长过度关心,孩子不领情,其实更多涉及的是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问题。家长过度保护,容易造成孩子懒惰、无为、懦弱的性格,成天指着别人替自己做事情,孩子今后做事很容易缺乏主动性和自信心。就好比动物园里成天被人“喂”惯的动物,一旦放到野外就很难生存,小孩也一样。

  在对孩子的管教上,家长不应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产品,对孩子的教育应理性,不要困在感情的漩涡中过度保护孩子。只有经风雨,见阳光,花才能开得更艳,该放手时要放手。

  高一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的叛逆阶段,认为自己是大人、心理已成熟,期望值比实际能力高,家长平时正常的管教在他们眼里已是过度的嗦。家长应根据孩子这一阶段的年龄特点,培养孩子自信、主动创造的能力,如让孩子争当学生干部,让孩子学会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平时不要只关心孩子的吃、穿,可以多在心理上、精神上与孩子沟通,也可以与班主任老师个别沟通,但不用告诉孩子。(海峡导报 本网记者 沈晓丽/文 张向阳)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天宁】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