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教育纪工委书记:以廉洁高效校园环境吸引人才——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广东教育纪工委书记:以廉洁高效校园环境吸引人才

2010年10月04日 10:00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当前,我国高校在收入保障、经费、硬件设施上和国外的高校差距并不大,有些条件甚至优于国外同类学校,但我国高校对人才的吸引力却弱于国外的同类高校。其中主要原因是在“软环境”方面,如公平、开放的学术环境,学校各部门是否廉洁高效等。

  当前,我国高校在收入保障、经费、硬件设施上和国外的高校差距并不大,有些条件甚至优于国外同类学校,但我国高校对人才的吸引力却弱于国外的同类高校。其中主要原因是在我国高校的“软环境”方面,如公平、开放的学术环境,学校各部门是否廉洁高效等。从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本规律看,廉洁而富有效率、社会安定且法制完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较好的国家和地区,对人才就具有吸引力。对于学校而言,就要加强学校的廉政建设、民主建设、民主管理等方面工作,落实惩防体系,建设廉洁校园,保障我省人才战略的顺利实施。

  加强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教育有助于形成稳定的价值取向。必须对党员干部、教师进行廉洁从政、从教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使广大教师知荣辱、明是非,以崇教厚德为基础,以高尚的师德情操、丰富的学识修养、强烈的责任意识、无私的奉献精神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培养学生。抓好对学生的廉洁教育,积极倡导并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为构建廉洁校园提供牢固的思想基础。

  健全机制,为构建廉洁校园提供制度保证

  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促使学校党政领导干部认真抓好自己分管单位、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做到把党风廉政建设与高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紧密结合,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对分管的工作和所管的干部行为负责,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把手”负总责。

  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办事,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都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作出决定。要充分发扬民主,正确集中集体的智慧,防止个人专断,减少和避免失误,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广泛推行高校领导干部考察、选拔、任用的公开制度,公开考察、选拔、任用的程序、规则、要求等,实行干部岗位轮换制和竞聘制,让真正德才兼备的人到高校的领导岗位上来发挥作用。

  完善后勤基建管理体制改革。实行高校后勤管理的产业化和社会化,关键是要引进竞争机制,推行设备采购的市场化和公开招标制,努力消除后勤管理方面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

  执行采购招投标制度。各高校要成立物资采购中心和基建招投标领导小组,除政府规定的大宗物资采购和基建工程全部进入省市招投标中心外,对自筹资金的小额基建项目、修缮工程和设备物资采购,都要在校内组织招投标,以保护学校利益和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经济效益,保证项目质量。

  继续完善高校招生各项管理制度和规定。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进一步修订和完善高校招生工作各项管理制度,依法依规、从严规范招生工作,加强监督,切实做到政策执行不走样,严格按程序办事,确保招生工作的公正与公平。特别是要严格规范保送生、各类特长生、政策性照顾考生及单独考试等招生录取工作。

  除此以外,各高校还要积极探索如何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如在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学术评价、防止校办企业国有资产变相流失等方面拿出积极有效、有预见性的措施,积极探索关于规范二级学院办学管理的有效方法,等等。

  抓住重点对象、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强化监督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关键。要紧紧抓住重点对象、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采取综合措施,加大监督力度,保证监督实效。学校党委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自觉抓好各项监督措施的落实,接受各方面监督,并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进一步推进党内监督工作在高校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

  加大惩处,构建廉洁校园的党纪国法防线

  惩治是震慑腐败分子最有力的手段。高校党委要加强对查办案件工作的领导,纪检监察部门要协调组织好有关部门,集中力量查办大案要案。对违纪的党员干部进行严肃处理的同时,要深入剖析案件发生的原因、条件,查找制度和管理上的薄弱环节,针对存在问题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管理,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陈韩晓 广东省教育纪工委书记)

参与互动(0)
【编辑:吴歆】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