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务规定大中专毕业生可将户籍转回农村——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浙江义务规定大中专毕业生可将户籍转回农村

2010年10月20日 08:5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一直为各界关注的“非转农”政策在浙江义乌再度“破冰”。

  拿着当地村委会同意落户的证明、入学前农业户口证明、身份证、户口本、婚姻证明和毕业证书复印件等材料,10月19日一大早,骆某就来到他所在的稠城街道,提出将非农户口重新转回农业户口的申请。

  骆某是义乌市稠城街道下骆宅村人,1996年考上温州大学就读计算机专业。按当时的政策规定,考上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必须将户口“农转非”迁往学校。但骆某大学毕业后,因没找到工作,一直帮着家里忙生意上的事。户口迁回了家,但多了一个“非”字,按政策,骆某尽管在村里落户,但不再是村里的人,他属于“非农业户口”,是“城里人”。

  骆某说,就因为自己不再算是村里的人,尽管与父母一起住在村里,但村民能享受的福利他都没了,如村民建房的宅基地、村里分红。因此,骆某一直希望仍转为农业户口,但限于政策,一直未能如愿。

  今年10月14日,义乌市政府出台新的办法,规定符合条件的该市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户口可以“非转农”。

  该办法规定,该市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在满足4个条件的情况下,可把户口迁回原籍农村。条件包括:1995年及以后毕业、肄业、结业,未曾被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含国有控股企业)、县属及以上集体企业正式录用,且未享受城镇居民房改政策;被大中专院校招生录取迁出时属义乌市农业户口;申请“非转农”时户籍在本市;迁入地村民委员会同意接收。

  《办法》特别指出,各地村委会不得以各种借口拒绝接收大中专毕业生。《办法》同时规定,自办理“非转农”之日起,迁入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与迁入村(居)民享受同等村(居)民权利,履行同等义务。其村经济合作社的社员权利,按入社协议确定。

  《办法》确定,从15日开始,符合条件的农村大学毕业生可以到义乌市的各个街道、乡镇办手续,将非农户口重新转回农业户口。“如果材料没问题,半个月左右就可以变成‘村里人’。”骆某说。

  据了解,先行试点的江东街道已接待了上千人,首批54名“非转农”大学生结束公示,第二批也有近200名大学生申请。

  考上大学,跳出“农门”,当一个城里人,曾是无数农村孩子的梦想,而今,重归农村为何成了许多义乌大中专毕业生的新选择,农村户口怎么成了他们眼中的“香饽饽”?

  义乌地处浙中,这里的小商品市场享誉全球。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这些年义乌农村的土地不断升值。在义乌,一块位置稍好的宅基地就值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在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农村,村里还为村民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每个月还发给困难村民几百元最低生活保障费。

  “这些都是与户口直接挂钩的。”曾就读于浙江工业大学的夏茵说,这对于出生在农村的大中专毕业生来说,具有相当诱惑力。

  同样因为政策,夏茵户口迁出后,无法迁回村里。大学毕业后,因为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夏茵就在义乌开店。“虽然住在村里,但许多村民可以享受的,自己就享受不到。”夏茵告诉记者,现在城乡差别越来越小,做农民反而能享受到越来越多的优惠政策和经济待遇,比如承包土地、征地、申请宅基地、生产粮油、购买农机具、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等,都有补贴和照顾。

  “做一个徒有虚名的‘城里人’,不如做一个农民实惠。”王国红2005年从江西一所大学毕业后回到义乌,他说,虽然拥有城镇居民身份,但高房价、高消费的城市生活,让自己透不过气。做农民至少能分到土地,土地如被政府征用,还能得到一笔不菲的补偿金。即便土地没有被征用,起码可以种田、种菜。“现在政府又在规划新农村建设,回到农村也会有很好的发展机会。”

  有关人士认为,无论是农村吸引力的增长,还是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想摆脱城市生活压力回到农村,都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差别逐步缩小。

  记者注意到,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在浙江,越来越多的农村大学生希望把户口迁回原籍。“但‘非转农’情况复杂,各地一直没开口子。”义乌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义乌之前,2005年,浙江台州市率先出台了大中专学生“非转农”政策,先后有5000名大学生办结了“非转农”手续回到农村;丽水市莲都区也推出“非转农”政策,都曾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这些回去的大中专毕业生,可都是农村里走出去的精英。”针对这种城市化下的“逆城市化”流动,浙江的一位社会学者也认为,大中专毕业生争当“农民”,既反映出新农村建设的吸引力,也折射出城市房价高、社会保障不足等“城市病”。“‘非转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政府的就业压力,同时也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记者注意到,由于“非转农”牵涉农村利益的重新调整,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政策空白、回乡大中专毕业生与原籍地农民之间在承包土地等方面的利益之争等。采访中,一位村干部说,有人要“非转农”,村民难免有意见,“但是可很多农村大学生确实在城里找不到工作、落不了户,想迁回村里也符合情理”。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