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晚报:公务员报考热与大学生就业难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西安晚报:公务员报考热与大学生就业难

2010年10月26日 07:33 来源:西安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熊丙奇

  2011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网上报名已经结束。截至10月24日24时,共有130.5万人通过资格审查,比去年略少,还有16.8万人招录机关正在进行资格审查,整个资格审查工作将于10月26日18时结束。

  从上述数据看,2011年公务员报考人数,可能要略低于去年——去年通过审核的人数达到146万人,但平均80人争夺一个岗位以及竞争最为激烈的职位报录比达到了4666∶1的现实,还是让大家再次见识了“公务员报考热”。

  需要注意的是,2011年公务员报考人数略有减少,还有客观原因,就是有的岗位明确要求报考者具有基层工作经历,提高了“经历门槛”。此前有媒体报道,一些公务员职位在报名审核时,就对报考者进行委婉的“劝退”,提醒他们的经历没有竞争力。

  对于“公务员热”,舆论从2007年起就呼吁“降温”,而那年的公务员报考人数不过60万人,可是,此后却逐年“升温”,2008年报考人数达到80万人,2009年报考人数突破百万,达到105万人。

  公务员工作本身的吸引力,包括工作稳定性、福利待遇的优越性,自然是重要的原因。这已经有过很多分析,不再赘述。在笔者看来,导致公务员报考热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当是大学生就业难。借用有关专家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预测——未来10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将持续严峻,“公务员报考热”与“大学生就业难”,将相生相伴成为常态。

  根据2011年公务员报考已通过资格审查人员的情况看,报考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的共有32.7万人,其中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19.1万人,占58.4%。报考县级以下职位的共有79.4万人,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占57.2%。仅后者一项,应届大学毕业生达45.4万人。如果再加上前者中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在报考公务员的大军中,应届毕业生将占“半壁江山”。

  对于这些应届毕业生来说,报考公务员的心态,可能并非如一些评论所说,将其作为就业的首选——根据对大学生就业的调查,首选为国有大型企业;其次为跨国企业;再其次为机关事业单位——毕竟公考招生人数有限,这次公考只有1.6万个职位,更多大学生是将其作为就业的一个出路,既然明知希望不大,却去尝试一下,所谓“打酱油”。据记者调查,很多应届毕业生对报考公务员的热情有增无减,但不少考生表示,他们只是把国考当成了一次练兵的机会。这与大学生在人才市场上见到用人单位就投简历,并没有太大不同。

  可以说,公务员报考突破百万的步伐,是和大学毕业生从2009年的610万人,到2010年的630万人,再到明年的650万人完全同步的。这么大群体的毕业生,只有10%尝试报考公务员,就是60万人以上。

  在笔者看来,真正给公务员报考降温,关键在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建立起大学生就业长效机制。

  如何建立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这从公务员报考中,就可以得到启示——据报道,距离截止日期还有1天,还有接近200个职位无人通过审核。记者发现,这些职位中有些是多年的“冷板凳”,比如职位要求非常专业的民航、工作条件比较艰苦的海事部门等。这种持续多年的报考冷热不均说明,报考者关注的并非公务员身份,而是职业本身的吸引力,包括工资待遇、工作环境、成长机会,等等。

  分析我国近年来解决大学就业难所做的工作,客观上说,应急的、短期的考虑多于长期的系统规划,没有从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基层工作本身的吸引力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产业结构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仅为40%,而服务业是容纳大学生最多的产业,这导致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途径,只有鼓励大学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到农村基层,如果大学生到基层、中小企业能发挥特长,倒可双赢;可遗憾的是,基层工作的内涵并没有提升,大学生们就是到了基层,心中想着的却是以基层的经历去报考公务员,离开基层。这就很大程度上局限了就业的选择。因此,要让公务员报考热降温,就需扩大就业的选择,创造有效的社会需求,缩小各行业、各岗位的福利待遇差距。

  (作者系评论员)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