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工大学生评“金酸莓” 选出三类不受欢迎教师——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浙工大学生评“金酸莓” 选出三类不受欢迎教师

2010年11月03日 15:34 来源:浙江在线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我最爱的老师”评选,几乎是杭州高校每年必有的评选活动之一。

  眼下,浙江工业大学就在进行该项评选,由学校学生会组织发起。活动发起不到三天,就有同学不约而同地在学校网站上涌起了“反潮”——发起了“我最不喜欢的老师”评选,还把奖项形象地称为“金酸莓奖”。

  帖子一发出,浙工大的学生纷纷讨论开了。尽管每个同学的标准不同,但老师存在的几宗“罪”,还是令大多学生很排斥。

  发起“我最不喜欢的老师”评选的同学说,没想到会有那么多同学来参与讨论,而且学校竟然没有删帖。

  【评选】

  罪状一:语调平乏易犯困

  汪老师,浙工大某学院的老师。有学生说,听汪老师的课就是练“功底”。

  网名为“闻羽”的学生在帖子上说,汪老师是他最敬佩的老师。一口气上两节课,始终保持同一个音调。“能坚持听完你上课的绝不会超过三个。而我恰恰不在那三人之列,实属功力不深、底子不厚。”

  大一新生小方说,他最痛恨这样的老师了。“特别是下午,听着听着就打瞌睡。同学们也在猜想,是不是老师只是应付了事呢?但是,我们更愿相信,老师上课累,用平速平调讲话可以养精保嗓!”

  罪状二:照本宣科地念教材

  “我大二时,选过一门课。上了3堂课后,就再也坚持不下去了。”2008级学生小李说,老师上课就照着PPT,逐字逐句地念。“念错了音,还会反过来多念几次。他上课,我都感觉自己成了普通话测试的评委了。”

  健行学院的一位学生“曝料”:“我还遇到过一位老师,上课基本就念书。可能是为了活跃气氛,他上课时会提问,但始终没人回答。他就自问自答,像是一个人的课堂。”

  罪状三:方言太重听课像猜谜

  大学老师与同学一样,来自五湖四海。虽然跨入教师岗位,老师们总要通过普通话测试,可个别老师的口音中,或多或少有着乡音。

  “教我们专业课的老师是湖南人。最初听他上课,那可就是猜谜大会!”这位同学不肯透露姓名,却模仿起老师,“比如说,把‘南’说成‘蓝’,‘滤镜’说成‘女镜’……”

  这位同学回忆,有次老师上课时,让同学们“选择工具”开始实践,很多同学没听明白。“任凭老师怎样重复,还是没听明白。这时,班上有位同学看不下去了,当起老师的‘翻译官’,才让同学们明白过来。那个‘翻译官’就是老师的湖南老乡!”

  【说法】

  校方:学生越来越讲民主

  负责学生会工作的团委贾侃老师,也听说了学生在校内网上发起的“我最不喜欢的老师”评选。

  “我听说有这个帖子,但还没有来得及去看。”贾侃说,学校评选“我最喜欢的老师”已5年了,这是第一次出现“反主题”的帖子,“说明学生越来越讲究民主,懂得发出自己的声音了。”如果帖子内容不违反网络发帖的原则性要求,学校不会贸然删帖。

  “我最不喜欢的老师”评选结果,会不会收集起来作为今后老师内部会议的研讨材料,贾侃说,这不是团委能作的决定,但也不排除学校相关部门会采取这种方式的可能性。

  【纵深】

  郑强: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

  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强,杭州高校届鼎鼎有名最受学生喜欢的老师之一。

  “我没有什么法宝,但有自己的原则。”远在外地学习的郑强,听到记者向他讨教让学生喜欢的方法,他直言自己拿不出来,倒是可以分享心得。

  “让学生们喜欢,老师除了要有真材实学、教书育人的技能外,还要对学生有一份亲近、敬爱之心,而非敬畏。学会与学生交流,要用心去读他们,跟他们分享学术与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对我来说,学生就像是自己的孩子。”

  在花时间、花心思与同学们交流时,郑强说他也有收获,“跟他们在一起,品味到了幸福,也让我在心理上变得年轻许多。”(张 晶 张乐臣) 青年时报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