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河南某学校扩建强制老师集资 不出钱者将被调离

2010年11月24日 10:18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提要】河南财经学校扩建新校舍,因资金不够而强制向教职工集资,集资金额按照职称不同,每人从5万元到10万元不等。如果教职工不缴纳集资款,将被调离或者离岗。学校工作人员称,这种做法不是集资,而是向银行委托贷款。面对记者的采访,学校教职工都三缄其口。律师称:通过银行委托贷款实际上是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集资的目的,不管用途是什么,都是不合法的。

  中广网北京11月24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日,记者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说学生们挤在十几个人一个房间的寝室里,很多课程都被安排在食堂,这幅场景出现在河南财经学校,然而在本身校园就比较小的情况下,这所学校还把近2/3的校园租给了国华复读学校。

  记者昨天(23日)试图采访这所学校的负责人核实信息无果,但却了解到这所学校最近开始建设位于新郑的新校区,不过,首期土地款就达到1500万,资金不足,如何解决?河南财经学校自有办法。    

  近日,商都网上一篇名为《河南省财经学校这样向职工集资》的帖子吸引了记者注的意,该帖称,河南省财经学校为了扩大教学规模,在新郑市选址建设新校区,但在合同限定期限内无法将1500万土地金筹措到位,为了赶上明年的用地计划,便强制性向教职工集资,于是,记者假扮河南省财经学校教师,向学校办公室一位姓牛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询问,被告知,集资金额按照职称不同,每人从5万元到10万元不等:

  工作人员:一般人员5万,副科跟中级职称7万,正科高级讲师是8万,副处以上是10万。

  记者:是都要交吗?

  工作人员:应该都有。

  当记者亮明身份,前往校办公室时,这位姓牛的工作人员立即就改变了说法:

  工作人员:不是集资,现在办的是教职工委托贷款,银行委托贷款。这都是自愿的,也不是强迫的。

  而当记者昨天再次拨通这位工作人员的手机时,他又换了另外一种说法称,让教职工集资是为了让教职工更多地参与学校建设,增强归属感:

  记者:咱学校拿不出1000多万吗?

  工作人员:能拿出来呀,但是跟每个教职工相连的,这能看出来教职工跟学校发展的利害关系。

  记者:就是说咱也能拿出来,但是因为跟职工相连,就用委托贷款让职工来拿?

  工作人员:恩。

  据该牛姓工作人员称,目前学校与一所复读学校共用一个校园,有限的教育资源限制了学校的发展,学校迫切需要建设新校区,而这1500万元集资款将用于新校区建设的前期土地支付。不管是强制集资,还是银行委托贷款,事实情况是,学校教职工22号起,已经开始陆续向学校缴纳集资款,22号当天记者从学校财务部门得到了证实:

  今天说是一定交。今天就是交50%,到月底交另外50%。

  据该帖子称,如果有教职工不缴纳集资款,将被调离或者离岗,而且缴纳集资款的员工,5年内不予办理退款手续,但面对记者的采访,学校教职工都三缄其口,只有一位老年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老年工作人员:这个事是真的。谁都不敢给你说。

  记者:是必须都得交吗?

  老年工作人员:是。

  在河南财经学校的网页上记者看到,这所学校始创于1950年,现在是国家级重点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学校。

  但是网上也有一些帖子反映,由于教舍严重不足,一年级学生每天只上半天课,二年级学生还很难摸到电脑,仅会开关机!并且寒假放长假2个半月,暑假放3个半月,一年中有效上课时间仅5个多月。也许这所学校真的需要扩大规模,以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但建新校区所需的资金让教职工分担又是否合法呢?

  河南财经学校归属河南省供销社直接管理,属事业单位,国务院早在1993年就下发过通知,事业单位不允许向本单位职工集资,那么,河南财经学校的这种所谓的"银行抵押贷款"行为是否构成违法?

  河南天基律师事务所律师郑德林:首先一个前提是必须职工本人自愿,通过银行的委托贷款实际上是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集资的目的,不管用途,都不是合法的。

  但当记者拨通省供销社电话反映这一情况时,该单位人事教育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学校的集资行为并不在省供销社的管理范围之内。

  工作人员:我们管理人事口主要是业务方面的这些。

  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教育资源是不允许被当做银行贷款抵押的,所以一旦学校无法偿还集资款,教职工的权益将无法得到保障。郑德林建议,河南财经学校的教职工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郑德林:作为教职员工本人,有权力拒绝集资,如果钱借了,在返还期限内没有返还的话,将是一个民事案件,直接到法院去起诉,要求还本付息。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