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校园事件极易引全社会关注 很多突发情况应对不当(2)

2010年11月30日 09:14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如何创新教育报道?

  宣传一所学校传统的做法是,这个学校开办几十年、培养了几十万学生。但学校的职责本身就是培养人,就和一个人10年来吃了多少饭一样,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么,抓“活鱼”、爆新料最重要。例如,宁海一所职校爆料:18名教师进企业拜师学艺,而教他们的则是他们的学生。这样的新闻比宣传培养了多少人才有意思多了,不会落入俗套,给人创新的感觉。

  讲点故事、写点形象,让新闻通过细节来抓住人们的眼球。于丹说过:故事永远比道理传播的远。我们在新闻报道写作中也应该讲点故事,例如曾获“中国新闻奖”的报道《山村教师三年挖煤资助贫困生》中讲到,刘念友老师乡村支教30多年,经常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挤出钱来资助贫困学生,还利用寒暑假周末下到500多米深的井下挖煤,用挖煤挣的血汗钱为班里的贫困生交学费、买学习用具。

  报道里用故事告诉读者,老师为什么挖煤?他的同事和领导知道吗?挖煤的钱用在什么地方?这些悬念吸引读者把报道读下去,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谢湘:中国青年报社资深教育记者

  用好“学生”这张名片

  近些年来,我走访过全国多所职业院校。自2008以来,连续3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国青年报也是积极的参与者。在2009年的技能大赛上,我见到了西藏山南职业院校的两位藏族女生,她们在现场亲手做了民族食品糌粑,送给代表们品尝。和我合影时,她们冲着镜头做“V”的动作。在今年的职业技能大赛上,一位沈阳的小女孩把自己的编织作品带到了展览会上销售,她告诉我她即将开始自己的创业,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这些经历都让我感觉到,职业教育新闻实际上是有感情的,也是有温度的。

  我们通常说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都是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公布以后,以人为本已经成为一个共识,也成为对学校的要求。

  学生是学校最好的名片。不是只有北大、清华这些著名高校能培养出优秀人才,实际上职业院校也可以办成世界一流的职业教育,也可以有最出色的学生,这些学生都会给学校带来荣光。

  在广州亚运会上,是谁扬起了亚运会的白云之帆?我们都知道那1000多个学生全部来自于河南少林塔沟武术学校。在北京奥运会上,是谁订制了奥运会的服务模板?我们也知道,很多礼仪小姐、餐饮服务者都是北京昌平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这些学校在一夜之间被全国知晓。

  还有,2008年金融危机到来之时,浙江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却因为一群在淘宝网上创业成功的学生而声名鹊起。央视《实话实说》栏目把学院院长和一些学生请到了北京,2009年两会之前,著名主持人王小丫特意赶到学校对学生的创业经验进行采访。当我们很多的职业学校还在为自己不为社会所知而苦恼的时候,路透社却对中国这座学校的创业教育做了专题报道,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也由此走向了世界。

  今年7月,在天津我碰到了上海商贸旅游职业学院的校长,他向我介绍,这几年随着淘宝热、收藏热的兴起,珠宝鉴定成了热门专业。他们学校有名学生鉴定一块宝石认为值两万元钱,校长认为估高了,拍卖的结果,学生赢了。

  我前年到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参观的时候,毛院长告诉我,北京著名餐馆“沸腾鱼乡”的几十位厨师长都是他们学校毕业的学生。他们中的个别人曾经爱打架、动过刀子,但由于有了很好的职业,在北京成了家、立了业,事业发展非常好。

  从这个角度来看,学生才是职业教育报道的主角。(甘晓 庄郑悦 雷宇)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