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生育高峰引发入园难 专家建议收编消失的幼儿园

2010年11月30日 15:49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明年统一。”根据上周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除了公办园收费标准,幼儿园的办园模式也会有新变化。目前,北京市也正在就调整幼儿园准入门槛进行调研,再加上教委计划新建扩建的公办园,一大批幼儿园将投入使用。

  久旱逢甘霖,对于苦盼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的居民们来说,“学前教育新政”触发的各项举措应该是利好消息。但是,在很多人眼前浮现幼儿园建设大兴土木的场面时,另一幅景象却也在敲打着人们的神经——一些幼儿园难以为继、转型、关闭,这是上个世纪末发生的情形,让人们在欢欣之余又有点担忧。

  那些成为托老所的幼儿园

  先将视线拉回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三次生育高峰”,1981至1990年间,北京市的新生儿连续数年超过15万人。据统计,从1985年到1990年,全市收托3周岁以上儿童的幼儿园,增加了843所。从1991年开始,北京市的新生儿骤降至每年10万人以下,人口增长进入稳定期,一些园所不得不转型甚至关闭。

  如今,新一轮生育高峰正在到来,北京市常住人口中每年的新生儿数量又重回10万以上。更复杂的是,外来人口子女也在同时挤进北京幼儿园这扇并不宽敞的门。

  那些在上一轮生育高峰之后消失的幼儿园现状如何?

  “建新幼儿园就好了,

  我孙子也能跟这儿上了”

  东城区永定门外,长寿园托老所,一位大妈念叨着——

  “建新幼儿园就好了,

  我孙子也能跟这儿上了”

  1997年由街道幼儿园改建而成的。

  数次问路之后,经一位老先生指点,记者在一片旧平房区中找到的长寿园。

  这里没有标识,一道圆门还有旁边墙上依稀可辨的标语字迹,显示和周围民家有别。进门直走几米,就是一个小院、一排平房,门窗快被拆光了。

  正在搬东西的工人告诉记者,托老所已经没了,他们在这儿连拆带搬的也有很多天了。一个工头模样的中年男子迎上来对记者说,此院不对外出租。“那将来干什么用?”“不清楚。”

  街坊们对此饶有兴趣。一位大妈坐在阳光下,边织毛衣边念叨:“我儿子今年30多岁,当年就从这幼儿园毕业的。现在最近的幼儿园也得往东奔方庄那边去,要是建新幼儿园就好了,我孙子又可以跟这儿上了。”

  永外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称,长寿园是因为不符合条件被停办的,现在街道并未办幼儿园,至于将来是否会办,“还未接到相关通知”。

  “装修前这里的确是敬老院,

  没听说有幼儿园”

  西城区抄手胡同56号,益寿园托老所,一名工人说——

  “装修前这里的确是敬老院,

  没听说有幼儿园”

  1998年,抄手幼儿园由于生源不足,把二层楼的一层改成了益寿园托老所。可收住18位老人,同时开设了老人日托服务。

  益寿园的两层小楼是最近粉刷好的,红黄两色非常鲜艳,颇有几分童趣。记者到达时,两名工人正在修理小院的铁门,从院内一地的施工材料来看,装修工作结束尚待时日。一名工人说,装修之前这里的确是敬老院,但没听说有幼儿园,未来这个小院做什么用途,他也不太清楚。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幼儿园好几年前就没了。

  二龙路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敬老院正在装修,还会继续办下去。记者查询了北京市教委公布的幼儿园名录发现,抄手幼儿园的确已经不存在。

  远比生育周期更复杂的

  未来十年,在北京市,政府投入将撑起300座崭新的幼儿园,还将培养出6000名幼儿园教师。那么这一次生育高峰消失之后呢?况且这些投入所应对的,是比当年的生育高峰更为复杂的情况——外来流动人口的增长和未来人口变化趋势需要精准的预测、发展公办与民办之间的平衡需要巧妙地掌握、学前教育需求的提升需要多元的结构。

  眼下入园难,因当年对人口变化预计不足

  范佩芬(崇文区第三幼儿园园长、著名幼教专家):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那时候是生育高峰,但是幼儿园也很多。而且面对人口增加的状况,政府也积极地出台了很多措施,鼓励各个部门办园。当时有大量的机关、单位、工厂办园,还有街道办园、校办园。

  之后经过企业调整、城市改造、人口下降,很多条件相对较弱的幼儿园就停办、转型,逐步地消失了。民办园从此发展得很快,而公办园止步不前。尽管现在新建住宅配套幼儿园的建设跟上来了,公办园还是错过了很好的发展时机。

  20多年过去,现在又是一轮生育高峰。报名入园的电话让我们应接不暇,只好拒绝提前报名。入园难问题的出现,多少还是因为当初调控政策对人口的变化预计不足。

  能不能拯救消失的园,重新收编?

  王晋堂(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特邀委员):

  现在公办园数量太少。过去有些消失的公办园,能不能给它挽救回来呢?比如一些企事业单位的园,过去都办得不错,规模也不小,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搞市场化,都被发到社会上去了。现在是不是能予以恢复?还有当年大量的街道幼儿园也被交给市场了,有一些园我看过,条件也不错。它们离公办园距离最近,能不能收编呢?

  现在说的入园难、入园贵,不是一夜之间出现的问题,是因为好多年政策的偏失。《中长期教育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出台,正是对过去政策的纠偏;另一方面,《北京市学前教育条例》已经实施了七年,一些已在实践中证明有偏失的,应该纠正过来。

  教育规划不能仅围绕户籍人口来做

  张守礼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奕阳教育研究院院长):

  比如通过系统的人口测算确定未来幼儿园的兴办数量,比如精确地计算增加一定量投入,能够让目前的市场价格下降多少,从而获得平抑市场价格的能力。

  现在的规划也好、发展也好,还都是围绕户籍人口来做的。整个教育改革其实都面对着这样的问题:大量的外来农业人口流入北京,却无法享受市民待遇。政府将来如何把他们纳入到教育体系里来,这不单需要教育领域的决策,还需要一系列的变革,包括社会治理模式的改变。

  [围观]

  “入小学难”是下一拨儿

  @任良韵:80后生育高峰真的到来了吗?又接到朋友报喜的电话!身边还有一群准妈妈……天啊!三年后,幼儿园一定爆满!六年后,小学一定爆满,十八年后……

  @肥鱼转身:由于怀孕期间既不方便加班,又不能安排出差,导致我们半年之内,连折四将,真是叫人欲哭无泪。很显然,中国又一轮的生育高峰期已经扑面而来。

  @阳光的爱不轻言:就怕(幼儿园)建好后孩子都上小学、快上初中啦,建好后生育高峰也过去啦!

  @云之故乡:这边厢是幼儿园吃紧,那边厢是因生源减少,全国小学关闭数十万计。我们的公仆咋的了,就看不到两年后的事?2005年后的生育高峰,很快就会给小学带来压力。

  @侯志奎_SAAB:现在是幼儿园,过三年你看新闻一定在报“可怜奶奶通宵拿孙子小学入学摇号”!悲哀早注定,在远方等着,只是我们不知道,还以为是新闻而已。(秦亚堙 )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