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华罗庚:永不服输的批判、创新、求实精神

2010年12月01日 08:59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让华老献身科学、自强不息、永不服输的批判、创新、求实精神,能够在孩子们中间潜移默化,薪火相传,并不断地影响和改造我们的科学、教育乃至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今年是伟大的人民数学家、民盟前辈华罗庚先生诞辰100周年。不久前,我应邀来到华老的家乡——江苏省金坛市,参加“全国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的总决赛和颁奖典礼。在璀璨的科学银河里,华老是一颗耀眼的星辰,是一颗恒星,我是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这片孕育无数英才的江南热土,短短不到两天的时间,虽然浮光掠影,行色匆匆,但所见所闻感触颇深。

  决赛是在晚上7点半进行的,金坛体育馆里挤满了4000多名青少年儿童。带着对探索神秘数学王国的憧憬,来自菲律宾、马来西亚、香港、澳门和内地的74支代表队、1000多名小选手,个个争先恐后,跃跃欲试,孩子们绷紧的小脸上流露出神圣、紧张和兴奋,赛场气氛热烈而肃穆。置身于孩子们中间,我也心潮涌动,仿佛回到了少年时代。

  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小插曲出现了:主持人出了一道弯弯绕的数学题,在我还没有完全读懂的时候,北京星队的选手神速抢答“57”,但主持人遗憾地宣布“错”,正确答案应该是“30”。就在大家等待主持人的下一个问题时,戏剧性的场面出现了:北京星队的选手坚持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星队的孩子们也一个劲地为他呐喊助威。为保证比赛的正常进行,主持人要求孩子们顾全大局,服从评委的裁决,但据理力争的孩子,就是不肯放下高高举起的小手。受到孩子们情绪的感染,我也加入了声援的队伍。现场僵持不下,由数学界的专家组成的评委只好到台后重新演算,结果正确答案就是“57”。敢于挑战权威的孩子们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全场观众对他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这件小事令我回味很久……华老离开我们二十几年了,人类已经阔步迈入了21世纪,中国经济更是取得了华老生活那个时代的人无法想象的、炫目的成就。随着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能够提供给我们科学研究的条件早已不可同日而语,然而,何以像华老这样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师却依然寥若星辰,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我想,这其中除了体制的因素外,还在于现今的社会缺乏一种对理想和高远境界的追求,一种对挑战权威的创新意识所需要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一种甘于寂寞、坐得住冷板凳的严谨作风和苦干精神,一种积极深入实践、服务社会的志向和愿望。

  我认为,华老所以能够从一位只有初中文化的青少年,自学成为享誉世界的数学家和教育家,在于他有着对科学孜孜以求的精神,在真理面前,他敢于与强者较量,向权威挑战。诚然,华老的自信和勇气源自他深厚的学养。华老生前常说,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能不懂装懂,从事科学研究需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有半点虚假浮夸。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一生身体力行,不仅为数学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还筛选出了“优选法”和“统筹法”,致力于把数学方法创造性地应用于国民经济发展领域。

  “华杯赛”已连续举办了15届,全国累计有3000多万青少年参与了这项活动。在华老百年诞辰之际,“华杯赛”再度移师到华老的家乡金坛,这其中所要传达的精神和内涵,远远超出了比赛结果本身,这也正是“华杯赛”历久不衰的魅力所在。我想,挑起建设创新型国家大梁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了青少年一代的肩上,从孩子们执着的眼神中,我看到了我们民族复兴的希望。我更希望通过“华杯赛”这样的形式,让华老献身科学、自强不息、永不服输的批判、创新、求实精神,能够在孩子们中间潜移默化、薪火相传,并不断地影响和改造我们的科学、教育乃至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是华老留给我们最丰厚的精神和文化遗产,也是我们对华老最好的追思和纪念。(张梅颖 作者系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