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调查称“国考热”本质在于年轻人热衷权力

2010年12月07日 11:32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红领”已取代“白领”,变成了中国年轻人最青睐的工作?这是外国媒体的评述,而国考热潮的持续不断,似乎也验证着这句断语的真实。

  2011年国家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已在全国40多个城市展开,浩浩荡荡的141万“考碗族”几经摩拳擦掌后上阵一展身手挤上“独木桥”,最热的职位竟创下了4961∶1的纪录!为什么这么多年轻人对国考情有独钟?如此激烈的竞争单单是为了高工资吗?

  评判

  本质在于对权力的热衷

  在对“稳定”的追求之外,权力现在也成为年轻人热衷“考碗”的重要原因。现在的“国考热”本质就是“权力热”。所谓考碗族,实际上就是考权族。

  按道理说,年轻人热衷权力,无可厚非,因为权力可以让一些人更好的挖掘出自己的价值,可以实现更大的理想。但是,如果成为一种热,那就畸形了,只能说明权力在年轻人心中已经不是一种正常的东西,而是一种非常畸形的东西了。事实也正是如此,现在,一些地方的权力至高无上,甚至高于法律,高于人民利益,一些人利用权力发财,利用权力经商,利用权力实现不可告人的目的,权力的附加价值太大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权力必然以他畸形的魅力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

  人们的追求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只有追求丰富多彩,社会的发展才能和谐,才能阳光,才能向上,因为这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如果社会的人都去追逐权力,那么,社会其他方面还如何得到人才,如何取得平衡发展呢?

  该给国考热降温了,如何降温?两个办法,一是把现在畸形的权力关进监督的笼子,让权力的畸形魅力消失;二是提高其他行业的待遇稳定性,用社会公共财政打造行业生存基本补贴,让其他行业的人也能感受到公务员一样的稳定待遇。

  一个争相做仆人,不愿做主人的社会,是危险的,这不是耸人听闻。卫民声

  反思

  应填平职业福利的洼地

  国考年年都在创造奇迹:140万的报考人数,最热职位近5000人争夺,衍生出豪华的“国考产业链”。从个人的职业选择而言,参加国考是报考者的权利,无可诟病;但就社会形态来说,国考高烧不退,总让人多有忧虑。至于国考热的原因,早就路人皆知——正如一项民调显示:30%的网友认为,国考火爆的原因是“待遇有保障,福利更诱人”;26%的网友认为是追求“能行使权力,社会地位高”;不到两成的网友更看重公务员职位的稳定……只有1%的网友认为,报考是为了“改变社会”。

  国考之所以被公众视为“一条大道通罗马”,折射出公务员群体的高性价比,与之对应的,则是公权的不堪、创业的艰难、公共服务理念的式微。为什么考公务员?一为钱、二为权,一旦这两者暗相纠结,寻租或腐败即司空见惯。更为重要的是,公务员的本意在于公共服务,如果“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些精英群体就更容易在权力行使中出现“高技术含量”的目标偏差,而真正需要青年才俊的实体经济却嗷嗷待哺——这不啻为社会效益上的“双输”。

  于风险社会来说,一枝独秀的“国考”必然隐喻着某种不正常的稳态。除了权力崇拜与就业环境的问题,公务员退出机制的阙如,事实地形成了职业福利中的一块“洼地”,其风险偏好自然令公众趋之若鹜。这些年,公务员问责事件中的种种不堪、与异地复出的传闻一起,深深刺激了公众的神经,传递出更多耐人寻味的职业信号,加剧了公众对公务员的误会与偏见。

  公务员不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公权部门恰恰是财政的靡费者,人越多、权越大,越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也越是加剧了公民的负担。“我为国考狂”年年无绝期,起码说明整个社会消耗在国考上的成本已经非常高昂,如果这种态势无以改观、“红领”赛过“白领”的现象无法逆转,社会的创富能力与职业价值观,都将深受其伤。邓海建

  析因

  人人都考公务员

  其它工作谁来做

  参加今年“国考”者其中不乏企业骨干、事业单位人员,尽管他们所报考的职业岗位,与理想、专业、擅长十八竿子,但在生存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哪个不想有稳定、高薪的工作,而当下最稳定、享高薪的就数公务员,一旦撞大运一般考上去,你只要不作奸犯科这辈子不用操心,甚至你的上辈、下辈的生活都“充满阳光”了。

  对于“国考热”,搜狐网做了一个“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公务员吗”专题,指出“一个行业出现太大的吸引力,证明这个行业出现资源垄断”,这话说得一点不错。公务员就是一个垄断行业,而且垄断的是分配一切社会资源“权柄”,这个群体甚至可以将以权谋私、控利自肥以制度甚至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使自己成为养尊处优的“上层贵族”。就说他们的工资福利,全世界的职业都是门外排队、业内降薪,唯独中国公务员是外面越挤、里面越涨,这足以说明一些问题。

  事实上,工资福利多发些没啥,关键是拿钱后要作出对等的贡献。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国考热”无关业绩与贡献,更无关理想与信仰,以青年精英为主流的削尖脑袋挤进门,不是为了拼搏和奉献,而是为了享乐与稳定。媒体指出,人人都去考公务员,其他工作谁来做?高学历人才去公务员系统任职,影响社会财富的积极创造 ;吸引更多社会精英投身到市场经济第一线,才能对社会发展有益;社会的安定和前进更依赖于民间力量的强大……

  说得没错,问题谁来为这样的“高热”降温。指望公务员自己给自己降薪、增压、加责吗?我看解答就在“社会的安定和前进更依赖于民间力量的强大”中。成彪

  建议

  追求起点处的公平

  不必讳言,当下公务员的“幸福时光”仍是吸引众多报考者趋之若鹜、恋恋不舍的主要动因。公务员待遇旱涝保收,官员特权如影相随,太让人羡慕,年轻人对公务员岗位几乎癫狂得眼馋溢于言表。机关就是风不透雨不漏的“山寨”,尽管这里同样也有不公平,但是在全社会不公平的情境中,这里却占据着“有利位置”——难怪入口处人流如潮,你死我活拼命往独木桥上挤。过了这座桥,可就坐享“风景独好”了!

  “不公却有利”的观点已得到了舆情的支持。近日一项问卷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的党政干部受访者达45.1%。官员也“哭穷”,说怪也不怪,不同群体有着相同的弱势心理感受。弱势是相对的,你在这个阶层是强势,到了上个阶层可能就是弱势,而社会不公正、不公平等现象的普遍存在,使每个人都身受其害,“弱势”心态自然蔓延。对于大环境,考生们极其准确地判断它的梯层,为自己精准定位,瞄准公务员岗位不仅是避风港湾,更是一块上升的跳板。逃离了底层民众的“深弱势”,进入了小公务员的“浅弱势”,自然不再纠结于“柴米油盐酱醋茶”。换言之:宁愿做牛后,也不做鸡头。因为“牛后”终有出头日,不出头来也安稳。

  尽管考取者凤毛麟角,但“学而优”的考生们毕竟有国考可拼,可普通民众咋办?诚然,决策层已高度关注全社会的公正公平,并持续发力破解这一困扰当下中国改革与发展的难题,以提升全体民众的安全感与幸福感。不过,国考这“冬天里的一把火”再次点燃了民众对于公正公平与和谐稳定的渴望,如何出台刚性的制度,一方面遏制各种“权力福利”,通过改革终结公务员的“幸福时光”,另一方面在更多的领域实现起点公平,让广大民众共享发展成果,这无疑是决策者的当务之急。梁江涛

  -延伸

  报考人数减少

  不改长期趋势

  在经过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高速增长之后,今年的报考人数首次出现负增长,报考人数比去年减少了5万人。

  不过这不能得出“公务员热有所降温”的结论,看待“国考”报名人数的趋势,要从一段较长时间来看待。更重要的是,今年“国考”报名人数的减少有很浓厚的行政控制色彩。今年,“国考”对考生基层工作经历的要求与往年不同。此外,今年“国考”在起止时间的界定上,也与往年不同,这就控制了相当多考生报名参加考试。事实上,就是不看上述分析,从目前的体制与现状来看,“国考”也不可能改变不断增多的长期趋势。(杨涛)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