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四川省邻水县推进“教师读书工程”

2010年12月09日 15:29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10年7月初,四川省邻水县教育局启动了读书工程,要求全县教育工作者每人每学年至少读2本教育专著。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场以“让读书成为习惯”为主题的教育工程,引发了邻水教育人对教师读书这一话题的重新审视与认定,其探索的价值也不仅仅止步于邻水,而且是对全省教育界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提高有效教学,教师必须多读书

  “以前教师读书基本是应付,图书室的书虽然有人借,但都是被借出去一两年都不见得来还的。”

  一位小学校长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他的一个妹妹在农村初中教语文。她想进城里小学教书。于是,去年8月,她参加了城区学校教师招考。试卷要求应考者列出数本教育教学方面的著作、杂志。结果她一本也写不出来。

  试卷上,还有这样一道题:“请列举你所知道的教育专家。”考完后,妹妹回家问哥哥:“你是不是曾跟我说过一个叫魏什么生的教育专家?”这位校长又好气又好笑,说:“他叫魏书生。”

  邻水县鼎屏镇第三小学的校长包中志说:“以前,老师读书基本是应付。图书室的书虽然有人借,但都是被借出去一年、两年都不见来还的。”

  在一所农村小学,记者要求校长为我们推荐学校里几位爱读书的老师。校长立刻向我们介绍了一位语文老师,称她是全校最爱读书的人了,而且“脱了俗的”。随后,当记者问这位教师今年以来看了哪些书,她非常坦诚地回答:“就是睡觉前看《知心姐姐》、《婚姻与家庭》或者《微型小说选》。”

  还有一位校长为了激发老师读书的积极性,出台了一项新政:老师买书的花费可以报销。结果,他发现老师们买的大多是古龙、琼瑶等人的作品。

  邻水县教育局教育股负责人余建全认为,大约80%的老师是被迫性地读书,为了应付每年的读书笔记抽查而读;20%的老师则是带有功利性地读书,为提高自己某一方面的教学水平而读。

  教师自身的读书情况尚且如此,如何带动学生培养爱读书的好习惯?

  2010年3月,邻水县教育局局长骆小平看完了刘彭芝的《人生为一大事来》,感慨良多。他说:“从这本书里,我看到了邻水教育与先进地区教学理念、教育思想、办学的硬件和软件的差距。”读书,方能知不足,晓天下。

  邻水县属于山丘地形,教育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城乡学校差距大,教学质量不高,主要问题就在师资,尤其是在课程改革方面,校长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依然停留在传统方式上,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推行了6年的课改得到了彻底贯彻。由此,骆小平坚定了信心,“要搞课程改革,提高有效教学,校长和教师必须读书”。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骆小平将发展教育的切入点放在读书上,决心通过教育局的推动来促进校长、老师们阅读习惯的养成。

  好书引领,教育局强力推动读书

  教育局机关人员与校长同读书,每月写一篇读书心得,全面了解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提升基层工作水平。

  2010年7月启动的“读书工程”在全县广泛开展,包括教育局机关干部、学校领导、教师、学生4个层面的读书活动。

  校长必读书籍,包括“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有效的课堂管理手册》、《有效的课堂指导手册》等。和教师共读书籍包括《有效教学十讲》、《崔其升与杜郎口经验》和《教学与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

  局机关人员除了和校长同读书,每月写一篇读书心得之外,每年还要多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全面了解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提升基层工作水平。

  不仅要求校长、老师读书,还要提倡学生利用课外活动多阅读。同时,在中小学中开展“我与父母一起读书”活动,通过“大手牵小手”,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提升家长人文素质和家教水平。

  今年6月起,邻水县各中小学校长的办公桌上陆续摆上了这几本书:《有效教学十讲》、《崔其升与杜郎口经验》等,全县教育机关职工和学校教师们也收到了近1万册价值20万元的书籍。

  送书活动多了,教师读书热情被点燃

  原来教育局只是单纯地送书,现在也必须阅读和写读书心得。一些校长在假期收集教师的读书笔记,一一阅读批注。

  邻水县鼎屏镇第三小学的读书节已经举行了3届,取得了良好效果。仅2010年,学校已经买了近7000元图书,还不包括班级订阅,学校图书室藏书已逾30万册。从这一学期开始,学校增加语文教师的一节课,用来给学生购买语文阅读教材。

  今年7月后,校长包中志为老师们选定了50本书选读。一周之内,图书室的藏书被一借而空。包中志说:“教育局现在开校长会,第一项议程就是发书。原来教育局送书只是单纯地送,现在必须学习,写读书后的心得。”寒假时,他还收集老师们的读书笔记,一一阅读批注,找老师交流。

  包中志已经读了4部《明朝那些事儿》。他觉得:“读书应该是一件快乐而丰富的事情,读书不仅可以拓展一个人的知识面,还能让一个人灵活而睿智地处理事情。”

  邻水县合流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原来图书室的藏书多是那种薄薄的丛书,可读性不强。今年得到了“小平图书馆”、“西部工程”等各方的捐助,现在已经有了15000册图书。记者看到图书室里增添了很多文学名著。现在,老师们正在轮流为这些藏书编书目,一方面为学生借书提供方便,另一方面也让老师们熟悉学校的藏书。

  合流镇中心小学的校长李志刚向记者介绍说:“一部分老师已经形成了自觉的行为,年轻教师的情况要好些。老师们都认识到,仅靠学习组织的培训是不够的,自己也要多‘充电’。30%的老师已经养成了读书的习惯,除了教学,在校时间都在读书。”

  以前,老师们平时看书的心得体会都只习惯在口头上讲,不习惯写读书笔记。现在,学校规定每个老师每年要有一万字的读书笔记。

  邻水二中提出:“让读书成为发展的需要。”在邻水二中,不仅老师们每年要有5000字的心得体会,领导也要读书,并且每学期要就自己读的书作一次讲座。邻水二中教科室主任王胜冬将学校教师读书的特点总结为:“人人参与,专业性强。”

  只是开始,但读书终会成为习惯

  老师们的读书笔记,多是摘抄的教育理论,少见自己的领悟体会,读书只能在午休时间和晚上睡觉前。

  几天的采访中,老师们谈论起教育局规定的必读书目来都头头是道,但当问起其他书籍,包括平常喜欢读的那些教育之外的书时,大部分老师都羞涩地摇头。

  语文科的老师相对好些,有相对固定的读书时间,但也局限于几本杂志,谈不到社会价值观的层面。

  记者翻看到的老师们的读书笔记,也多是摘抄的教育理论,少见自己的领悟体会。

  李志刚向记者描述了老师们的困难,老师们的教学压力和学生安全管理压力都很大,在学校除了午休时间几乎没时间读书。另外,学校在农村,但老师们80%都住在县城里,一趟坐车要半个小时,起得早,回得晚,要充电只能利用午休时间和晚上睡觉前的时间。

  当读书成为习惯,一切还只是开始。

  记者手记

  很多人认为,教师如同律师、医生、司机,仅仅是一个专业化的职业,能把课上好、把学生教好就行了。读书,乃是个性喜好,可有可无。

  此言差矣。教师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显著特征在于:教师不仅教人识字断句、加减乘除,而且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导师,是文明的传承者。不读书,自然不一定影响教师完成基本的上课任务,但是肯定难以把学生教好。如果仅仅把教师职业当成机械化地上课,岂不误人子弟?

  医生救治身体,教师哺育精神。只完成教书任务不担当育人职责的教师,还能称其为教师吗?我们看重邻水的读书工程,正是因为从“硬推”读书开始,邻水教育人已然有了“自觉”读书的气象。

  骆小平说:“读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教育要改革和发展,不仅仅是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师自身的充实和发展。爱读书,读好书,并将读书的习惯辐射更多的人,才是读书工程的全部。 李益众 郭路路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