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教育部部署修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

2010年12月20日 15: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为做好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立足我国国情,把握国家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使本科专业目录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人的全面发展需要。

  二、基本原则

  修订工作要遵循科学规范、主动适应、继承发展的原则。

  1.科学规范原则:专业目录修订应保证专业的划分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和学科发展逻辑,做到科学、系统和规范。

  2.主动适应原则:专业目录修订应具有前瞻性,主动适应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发展需求,合理确定人才培养口径,为新兴学科发展留有空间。

  3.继承发展原则:专业目录修订应体现延续性,保留符合规律的、成熟的、社会需求较大的既有专业。同时,要根据国家发展、科技进步、市场需求、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要求进行调整。

  三、工作任务及要求

  1.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研究制定更加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有利于促进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指导性和开放性本科专业目录。

  2.修订工作要统筹兼顾好学科专业与职业的关系、专业口径宽与窄的关系、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关系、专业设置适应性和前瞻性的关系、立足国情与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专业目录规范性和开放性的关系。

  3.修订工作涉及的专业范围:以1998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工科本科引导性专业目录》和1995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类〉(试行)》所列专业及经教育部批准设置和备案的目录外专业(包括第二学士学位专业、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为基础,重新论证,进行必要的合并和增减。目前,全国高等学校设置的本科专业种数达621种。

  4.专业目录基本框架按学科门类、专业类、专业三级设置。学科门类的设置与《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以下简称《学科目录》)的学科门类一致。专业类的设置原则上与《学科目录》一级学科一致。专业原则上在二级学科基础上设置,少量特殊情况可在三级学科基础上设置,要兼顾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专业设置。

  5.专业目录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暂定)12个学科门类。

  6.专业目录由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学位授予门类、管理权限四部分组成。专业代码由六位码组成,前二位表示学科门类,前四位表示专业类。

  四、组织分工

  1.成立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领导小组:由教育部领导任组长,发展规划司、高等教育司、师范教育司、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高校学生司、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等司局的相关领导为成员。主要负责制定专业目录修订工作方针和工作要求,研究解决修订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成立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负责审议专业目录,提出《本科专业目录(2011年版)》审议方案。

  3.成立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综合组:主要负责归纳汇总各学科组提出的意见,研究解决整体优化问题。

  4.成立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学科组:主要负责归纳汇总研究有关部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及各方面专家对本学科门类修订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形成本学科门类修订方案;负责制定专业介绍和专业基本要求。

  五、其他事宜

  1.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于2011年完成。

  2.在修订专业目录的同时,教育部将组织专家编制相应的专业简介。

  3.从2012年起,高等学校的计划、招生、教育统计等工作将按新的专业目录执行。

  修订专业目录的学术性和政策性很强,牵动面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希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有关中央部委的教育主管部门,以及有关高等学校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加强领导,互相配合,共同努力,以保证这项工作的圆满完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一○年十二月六日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