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高考”蜂拥进广州 多是商业机构在主导——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洋高考”蜂拥进广州 多是商业机构在主导
2009年05月06日 10:20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不少学生甚至从高一、高二就开始准备参加“洋高考”了。吴润洲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洋高考”抢滩广州之现状调查

  眼下国内高考备战正酣,“洋高考”也不失时机在广州抢滩。4月20日,继“美国高考”、“英国高考”之后,“澳大利亚高考”正式落户广州,成为继北京、四川、成都之后的中国第四个享有该“特权”的城市。引进该项目的中大黄埔国际教育集团称,学生通过澳大利亚高考后,可以进入相应大学的正规课程学习,无须再进行大学预科或语言学习。此外,广州一些“名校”办的“民校”也正在洽谈引进国外高中阶段课程。

  据记者了解,目前广州学生参加“洋高考”有两种形式:一是学校开设国际课程直接对接“洋高考”,如碧桂园(IB国际)学校的IB国际部、华美中加高中和广州番禺祈福英语实验学校的国际部等;另一种是学生通过语言培训后参加“洋高考”,如美国的SAT和ACT考试等。这些“洋高考”在争抢优质生源的同时,也为广大学生家长提供了一条上大学的便捷通道,有的学生在国内只能上个“一本”,但参加“洋高考”就有可能问鼎世界顶尖名校。 记者 邓仲谋

  记者手记

  “洋高考”多是商业机构在主导

  从大学的中外合作办学到高中的国际教育课程,国际化教育正在向下延伸。“洋高考”为众多学生接受国际化教育打开了另一扇大门,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高考的紧张局势。

  显而易见,“洋高考”给学生家长确实带来不少的好处。首先是“省钱”,出国读国际课程费用高昂,以A-level课程为例,如果家长把孩子送到国外去读 A-level课程,两年花费大约50万~60万元人民币,但如果在国内读,每年学费是5.9万元人民币,加上生活费两年一共仅需13万元左右就足够了。

  其次是“省时”,在国内读国际课程,毕业后可以直接就读国外大学,不需要再读国外预科,可以至少节省1~2年的时间。

  在这些“好处”背后,我们也不应忘记,国内高考是在政府主导下的国家考试,而“洋高考”更多是在商业机构操作下进行的考试。

  以SAT考试为例,光是往返考试花费的费用就上万元,更遑论在美国读书的费用。所以,选择“洋高考”的学生,其家庭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国外求学的费用比较高昂,能申请到奖学金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走这条路的学生和家庭要量力而行,千万不要打肿脸充胖子。

  “洋高考”让成千上万人不再挤“独木桥”

  据悉,在广州受追捧的“洋高考”有美国的ACT、SAT考试和英国的A-level考试。相比国内高考“万人挤独木桥”,“洋高考”无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去年参加“美国高考”的中国高中生超过1万人,参加“英国高考”的考生也在逐年增加。

  “洋高考”并非“一考定终身”

  国内高考由于“一考定终身”,学生承受巨大的压力,而“洋高考”则选择面广,美国ACT考试每年可考5次,SAT考试每年可考六七次,并以成绩最好的一次来申请学校。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和留学意愿来选择哪种考试,有的甚至参加几个国家的高考。

  “洋高考”的升学成绩并不仅仅以高中毕业后的高考成绩为准,还会考虑平时成绩,两者的权重不同。中大黄埔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黄海峰介绍,澳大利亚高考平时的学习成绩占总考试成绩的50%,考试成绩占50%。就考试课程而言,“洋高考”也与国内高考有所不同。国内高考离不开语文、数学、物理、英语、生物、化学、地理、历史、政治这些课程,而“洋高考”则不是千篇一律的“规定动作”,科目设置很广,经济、统计、微积分、设计甚至中文,都可以学,高中就可选修,高考时自选考试科目。由于高中就尝试了各种科目,预先找到了自己的学习方向,可与大学选择专业很好对接。

  国内高考与“洋高考”分属不同体系,学生可以“鱼和熊掌兼得”吗?据了解,有些高考,如美国ACT和SAT考试,国内高中生虽然可以报考,但要付出三个月至半年的时间参加语言培训,在高考激烈的竞争下,如此“一心两用”是很难两者兼顾的。而另一些高考,如英国的A-level课程和澳大利亚WACE课程,需要花两三年时间学习,回头的可能性很小,学生将没有机会接受中国的高中教育,并且无法参加中国的高考。

  国内高考与“洋高考”难兼顾

  也有一些国际课程试图在国内高考与“洋高考”中取得平衡,如华美中加高中和广州番禺祈福英语实验学校提供“中加高中课程”,高中毕业后无须再读预科或通过中介,即可直接申请并就读海外大学。祈福英语实验学校一位姓张的校监表示,这个课程其实是专门为出国留学而设计的,学生虽然可以参加国内高考,但成绩一般不太理想。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