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创业学博士全国首创 浙大校长杨卫谈宽容促创新

2008年07月16日 17:34 来源:钱江晚报 发表评论

  浙大校长杨卫昨天下午在浙图公众演讲,对杭州的年轻人说了大学教育的创新与创业,也许这对许多即将跨进大学校门的年轻人有思考。

  浙大首设创业学博士培养计划

  创新与创业有很紧密的关系。2006年浙大在管理学院内设立了全国首个创业学博士点。这几年“创业”一直是挂在大学生口中的一个热词。对此杨卫说了他和一些国外校长的理解。“创业为什么那么火?因为大企业能提供的就业机会非常少,就业现在基本上就集中在中小型企业上了;另外,年轻人不愿意别人管他,希望掌控个人主动权。”

  据悉,创业学博士培养计划进行宽基础、强专业、重交叉的教学,建立了一系列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机制。

  新思想不全是创新

  有的学生认为,上大学就是老师教我们学,老师传输给我们知识。但杨卫说,在一个创新型大学,学生的定位不仅是一个接受者,同时还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各种研究的项目中去,甚至还可以参与到各种知识的发现中去。也就是说,知识的发现、传播和应用,在一个创新型大学,应该是不断地更新、不断地交替。学生不仅仅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同时你们也要去应用这些知识,发现新的知识。

  这其中需要区别一个概念,你有时候可能发现一些新事物,“但是新事物、新思想就一定是创新吗?新概念的创造功能和分析批判功能在人的脑子里是共存的,新的事物并不仅是有创新的可能,还必须得有可行性。”

  同龄人是创新的动力之一

  浙大老校长竺可桢在诠释“求是”这个概念时,引用了《中庸》里面的一句话:“求是”要“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杨卫说:“要创新,就要知道以前是怎么样的,所以要先进入到学术的前沿,达到博学。不然创新完之后,就会发现很多都是以前人做过的。华罗庚先生说,如果不是几年来在清华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系统学习,仅靠自学,他的很多大的创造是不可能的。知道前人在什么地方,什么已经做过了,什么还没有做过,知道了这些以后再研究出来的东西才是自己的东西。”

  到了前沿了,还得掌握研究的方法。这两点都做到了,就要形成创新的意识,不断地询问别人,我做的东西是不是最好,是不是就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了。

  此外,他认为年轻人要形成互相激励的环境,互相督促,形成一种挑战性气氛。“创新需要压力,压力之一就来自同龄人。”“宽容促进创新,创新应该以激励为主,以监督为辅,要创造和谐的学术生态。” (许燕 陈宁 俞熙娜) 

编辑:侯冬华】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