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不少人半途而废 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赚到了什么

2008年08月01日 11:30 来源:内蒙古日报 发表评论

  暑期来临,许多大学生选择背起行囊回家尽享假期的休闲,也有不少大学生纷纷忙着四处寻觅社会实践的机会。然而,又有多少大学生能在实践中学到自己想学的知识呢?

  7月27日,内蒙古大学大二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惠磊在一家酒店实习还不到一周,就向该酒店负责人提交了辞职书,卷起铺盖卷“打道”回了老家。

  高惠磊告诉记者,自己和同班的几名同学一起联系的实习单位,酒店吃住全包,一个月还能拿700元的工资,原本打算实习两个月的她突然决定回家的原因很简单:“我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要树立和强化所学专业的服务理念,而这几天的实习完全比不上之前在另一家更高级的酒店学到的服务理念,实习效果实在是不尽如人意,与其打工还不如回家。”而其他几个同去的同学还打算“坚守”:“就当是暑假打工,两个月千余元的工资给自己补贴零花钱了。”

  像小高这样“半途而退”的例子不在少数,而摆在大学生面前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究竟赚到了什么?”

  家教、相关单位实习:大学生各有所得

  记者在对暑期社会实践的大学生进行调查中发现,这个群体中实践内容大致分为:做家教、搞促销、找单位实习几类。

  近日,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鼓楼立交桥十字路口处,很多高校学生聚集在这里“求职”,提供家教服务。内蒙古师范大学英语专业的房吉梅上午刚带完一个初中英语的家教,中午连觉都没睡,就骑自行车匆匆赶往这里。她说,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假期打工,能赚点儿零用钱,反正在家待着也没什么事情可做。还想多带几份家教多赚点钱,开学时给父母买点实用的礼物。

  宋海燕是内蒙古师范大学05级新闻专业的学生,从今年5月份开始,她在呼和浩特市某报社实习。由于是第一次在报社实习,而且带她的老师带着好几个实习生,每天工作又特别忙,所以她很少有机会能跟老师出去采访。往往是老师提供选题后,她自己出去采访。没有任何采访经验的她常常面对大量实际问题而无所适从,加之自己不太主动,学的东西就更有限。有几次采访中,由于采访问题不当,海燕还“丢了几回人。”实习几个月下来,海燕说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合干媒体。

  记者了解到,呼和浩特市各大高校每年有数千名大学生在暑假留下来打工,而做家教、端盘子、发传单之类的工作对于大学生来说无需进行特别的培训,几乎没有任何技术要求。暑期实践以这类工作居多。也有大学生更倾向于联系相关单位进行实习,早接触、早准备,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增加筹码。

  生活费、找单位:大学生不容易

  刚放假不久,内蒙古大学大二学生李明亮就开始了漫长的“淘房史”。“淘到理想的房子并不容易”,他告诉记者,考试期间,学校有很多打算暑期社会实践的同学就开始“未雨绸缪”租房了。“租房难,难于上青天”,等他找房子时,一大批“价廉物美”的房子都被抢“租”一空。近一周的奔波后,终于租了间不到20平方米的房子,“每月300元,两人平摊。就是离实习单位太远,每天还得挤40多分钟公交。”这样下来,除去平均每天15元吃饭费用、4元公交费、5元零花钱的开支,小李一个月四五百元的实习工资也所剩无几了。

  “找个实习单位不容易”,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董俊峰这样感叹道。放假不久,他便带着学校开的介绍信开始联系实习单位,但跑了好几家都遭拒绝,原因是“单位不愿意接收实习生”。无奈之下,他只好回家让父母托人联系了一家单位。

  不少大学生表示,暑期参加社会实践是个高投入、低回报的差事,有的甚至交钱才能联系到实习单位。目的只是希望在高投入下,能够获得知识、技能上的回报。

  暑期实践这一“仗”:打,还要“打”好基础

  不少用人单位表示,愿意将一部分工作提供给实习生去做,由老师指导完成,但多数是一些基础性工作。某酒店人力资源部尹女士介绍,酒店希望能最大可能地为实习生提供平台,但不少学生吃不了苦,不能正视打扫卫生之类的基础性工作。前几天,由于不满意酒店统一的服装,几名实习的男同学主动辞职不干了。也有学生工作迟到早退,无视酒店纪律。对此,尹女士很无奈:“实习生连基础工作都做不好,酒店很难把一些重要的工作交给他们。”

  内蒙古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雷立钧分析,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对自身进行客观评价的同时,也对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和任职资格及发展前景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对将来顺利择业、成功就业十分重要。很多在校大学生还处于对社会、职业了解不清的状态,往往对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有些理想化。实践的关键是认知社会和所在行业,把实习作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演练场,培养自己与人交往、沟通、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雷立钧老师建议,大学生暑期实习要稳扎稳打,端正心态,从简单、基础的工作做起,多向身边的人学习经验。在实践中带着思想,多思考,多总结,才能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找准定位,获得提升。(刘志贤 邬利霞)

编辑:侯冬华】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每日关注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