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半数学生不喜欢校服 谁来赋予校服应有的文化?

2008年10月07日 14:25 来源:广西日报 发表评论

  “开学了,又得穿这身松松垮垮的行头,真没劲!”这是开学第一天某校初二学生菲菲抛下的一句怨言。我们从调查中发现,校服问题已上升到社会美育教育的大问题,校服文化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半数学生不喜欢自己的校服

  如果把人的一生想象成一朵花,那么在年少时期绽放的便是天真和热情。校服,对中小学生来说,除了书本外,便是身份的代表,同时校服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与学生的气质。

  “南宁是一个温和而不乏活力的城市,但她的青少年却缺乏与之相应的气质和特色。”记者不止一次听到外地来访者提到这同一个观点。在外来者看来,城市的活力,除了感受到经济的活跃之外,更多的是观察人的精神面貌,而作为城市未来主人的青少年,可以更直观地体现城市深层的信心和潜力。

  为什么外来者会对南宁的青少年有如此的印象?“这主要来自于校服的印象。”许多受访者不约而同地给出了同一个答案。

  据记者观察,南宁市中小学生执行全市统一服装,小学生每周一必着校服,中学生基本每天都穿校服。校服分有夏装、秋装、冬装。夏季校服是牛仔布的短裤、短裙和T恤,秋季校服是牛仔布长裤和衬衫,冬季校服都是蓝白相间的运动式套装。也许是因为中学生大都不住校,夏天经常看到身着浅蓝色衬衫下配或是牛仔布长裤或是冬季运动服长裤的学生,学生们的衬衫都是松松垮垮地套在身上,如果迎面走来一群都是短发的学生,不仔细分辨,有时很难分清男生和女生。

  南宁市的学生校服一直都是这样吗?

  为此,我们采访了南宁市教育局勤工俭学办公室相关同志得知,从1994年开始,南宁市中小学开始实行统一学生着装。十几年来,南宁市的中小学校服经过3次变迁,从当初注重耐磨、耐穿含涤成分较多的布料,到现在追求含棉量的最大化,但款式一直变化不大。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同志特别强调:“在中小学校服要求中,有这么一个规定:校服要简单、朴素、大方。我们现在所追求的也是如此。校服的设计公司是公开招标的,我们当初也征求过学校、家长、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可以说是符合大多数人的意见,至于有个别说不好看,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我们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现在这套学生服很朴素,含棉量也高,透气性也好,是比较适合的。”

  可我们在对学生的采访时发现,学生对校服的喜爱度并不高。

  记者委托几所学校的学生对自己的同学做一份调查,总共涉及200位在校学生,有128个同学对现在的校服不满意,57人对校服问题觉得无所谓,15个同学认为还行。不满意主要体现在校服的款式上。多数学生认为:现有的校服并不能体现出学生的朝气。校服颜色显得陈旧,款式没有特色。中学生已经具备了非常明确的性别意识,校服却没能体现男女性别意识。而对于我们提出的问题:学生是否应该穿校服,有53.5%的同学认为学生应该穿校服。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统一着装可以消除同学之间讲穿着、讲排场、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早上起床之后,我不用花时间考虑穿什么衣服”、“同学之间不用比穿名牌”……由此可看出,大部分的同学还是认为应该穿校服的。甚至有学生提出:不同学校校服也应不同,穿上了校服学校的兴衰荣败就都与你有关了,有利于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

  校服体现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城市的形象

  一位从事于服装研究的设计师告诉记者:“其实,校服是制服的一种。目前大多数校服的设计还游走于运动服和便服之间,还没有上升到制服的层面。银行有行服,机场有空服,学校有校服,前两者体现出所在行业严谨、向上的精神风貌,而校服则应体现出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城市甚至是国家未来的形象。”

  统一的校服能够有利于增强集体荣誉感,这个已经被社会公认了的感性认识,在我们的调查中得到了证实。当被问及“喜欢校服的几点理由”时,73%的同学都强调了作为一个学校的象征,校服对学生有非常强的凝聚力。而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强化学生的整体形象,教育部在1993年出台了《加强城市中小学生穿学生装管理工作的意见》,使得校服在许多城市的中小学校迅速普及。

  对于“是否同一城市实施统一校服”这一问题,有家长认为各校与各校之间校服相同,反而影响了各个学校树立自己的形象。不可否认,理性认识下的个性应该是以团队精神和群体的凝聚力为基础,包括了个人的学习态度、为人处世、言谈举止。因此,有专家建议,学生校服设计应该把教育与形象结合起来;校服作为学生形象的一种标志,应该与各个学校的校风、校训结合起来,体现学校的风格与个性。目前校服多以运动装或便装出现,不能够很好地体现出学生的精神面貌与文化修养;校服本来就是制服的一种,制式装校服更利于规范学生的体态行为,给人带来仪表堂堂的美感。

  目前就读于广西艺术学院设计系的史同学的一番话也许颇具代表性:不管是实施城市统一校服还是鼓励各个学校独创形象,南宁市中小学校服代表着的是一个城市的气质,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应该从这一个层面来重新设计校服,毕竟,南宁市已经进入了国际社会的前沿。

  老师们又是如何看待学生的校服问题?记者注意到南宁市滨湖小学有一种评奖名称:小绅士星,小淑女星。孩子们的行为表现被要求向绅士和淑女靠拢。该校的教师制服也非常有特色,端庄、简约且时尚,感觉得到该校对师生的形象和要求都有着非常明确的标准。但当记者采访该校负责人时,却碰了软钉子:我不方便谈校服问题。对于一个渴望创立特色学校的当家人,却不能在学校最大的群体——学生形象上实施自己的办学理念,记者感觉到了这位学校领导的难言之隐。

  而另一所中学的校长坦言:“学生统一着装,有利于全社会对学生进行监督和保护。校服是个老大难问题,家长不愿买,学生不爱穿,教育管理部门于上个世纪定下的规定不能破,校方夹在中间实在为难。厂家是指定的,我们选择余地不大。”

  赋予校服应有的文化应引起领导者的重视

  数天调查采访给记者总的感觉是,中小学校服是一个敏感话题,牵涉到许多地方、部门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困难较大,需要教育、质监等职能部门协调及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才行,其中教育部门的态度至关重要。

  近百年来,校服的变迁追随着历史的脚步一路蜿蜒前进,承载着多少人少年时代几乎全部的欢笑和泪水。校服无论作为一种重要的服饰文化,还是作为一种重要的校园文化,都应受到人们重视。在人类文明史上,服装文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由单一的保暖功能逐步发展,具备了遮羞、审美、身份标志乃至个性体现等诸多性能,而校服作为服装文化的承载体,更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使之真正成为城市形象乃至国家形象的体现。校服应体现管理者的办学特色。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已成为摆在学校面前的一件大事,应引起领导者的足够重视。

  让学生穿上得体的学生装,本身就是将美育融入校园文化的过程,是一门美育教育课程,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以及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校服直接影响学生的审美意识,它关系到青少年审美情操和审美水准的确立,因此,让学生穿难看的校服是对学生审美情趣的摧残。

  广西艺术学院服装设计系教师何仟由衷感慨:人一生中形体最美的时光,大多都在学生时代,而这些统一模式的运动装或便装却无情地扼杀了孩子们的青春美感。其实,制式装校服可以在衣领、裙裾、纽扣、腰身等许多部位进行审美设计,不同的款式、风格、季装给学生们带来丰富多彩的审美情趣、个性感受以及体态规范,对培养学生的精神面貌、卫生习惯、文化修养等都有很好的教育作用。

  学生是被动者,赋予校服应有的文化并使学生真正养成文明向上的行为习惯,应是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乃至城市领导者共同担负的责任。(覃咏梅 傅芳美)

编辑:侯冬华】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每日关注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