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课程塑造"现代淑女"? 淑女班引争议(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封建"课程塑造"现代淑女"? 淑女班引争议(图)
2009年04月09日 14:14 来源:荆楚网-楚天金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图为:准“淑女”们正在接受形体培训 记者严斯林摄
  图为:“淑女第一课”——形象设计专家正在授课 (资料图片)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既要学英语、电脑、驾驶,也要学国学、化妆和女红,4月1日,武汉科技学院高职学院的首届“淑女班”甫一开课,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如今,这个号称要在一年时间内,培养出一批“秀外慧中、学贯中西、品位高雅、多才多艺”的“现代淑女”的班,已开课一周有余。它是培养“现代淑女”,还是教授女大学生“三从四德”?是为了增加学生就业砝码,还是仅仅是个噱头?是与时俱进的进步,还是随波逐流的媚俗?种种争议声仍此起彼伏。

  “淑女班”现在到底办得怎样?“淑女教育”有着一个怎样的开端?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1“封建”课程塑造“现代淑女”?

  一年的时间内,要学习6大门类课程,包括:学习各种行为礼仪、舞蹈形体、服饰搭配等课程,来美化个人的外在形象;学习音乐、刺绣、国学等课程,提升自己的内在气质和价值品位。6门课程共50学时,全由学校出资邀请校内外专家讲授,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免费学习。首批学员50人,最后通过考核者可获学院颁发的结业证书。

  ——这是“淑女班”教学方案的部分内容。

  据记者观察,引来较大争议的,是其中“刺绣”、“茶道”等课程,在网上引发的批评尤其集中于此。“学化妆啊什么的,我还能理解,但学刺绣又是为了什么?‘淑女’本身就是一个带有浓烈封建禁锢色彩的词汇,现在要按照某些封建的意图去塑造一个现代女大学生,是不是一种极大的讽刺?”武汉一公司白领韩先生说。江汉大学大二男生小李也认为,只要外表干净整洁、内心丰富向善就是他心目中的“淑女”,“学那些没用的花架子干什么?”

  对此,武汉科技学院高职学院党委副书记袁卫华却表示,“淑女班”开设的课程,不少是应学生的要求。“比如刺绣和音乐欣赏,学生们有学习的意愿,我们也能通过这些养成学生的耐性,增加其内涵。而且我们还在考虑增加国学的课时,这和封建不封建完全没有关系。”

  2目前只上过一次课

  “‘淑女班’从成立到现在,还只是开班的时候上过一次课。每周一课,这也是既定的计划。”袁卫华告诉记者,虽然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但“淑女班”行进的步调并没有因此改变,后面的课程会按计划推进。“一年时间能速成几十个学贯中西、多才多艺的‘淑女’?那这个真应该在更多地方推广。”面对网友这种略带调侃的质疑,袁卫华坦陈,“淑女班”并不能创造速成淑女的神话,它教给学员的,只是包罗万象的“基础知识”。

  他说,因为“淑女班”只是一个学生社团性质的“兴趣班”,其上课宗旨是“分散自学为主,集中辅导为辅”,真正集体授课的时间,只占整个学习过程的30%—40%,其余时间均由学生自己 “课外消化”和“自主学习”。“比如国学课,老师讲的只是一些在理解上有难度的内容,其余较为浅显的,老师则会开出书单,学生自行学习。”“我们让学员得到一些美学、国学的熏陶,给她们树立进步的方向,但一年培养出淑女,肯定是不可能的。”袁卫华说。

  3是“淑女”还是选美?

  据袁卫华介绍,“淑女班”的消息一经媒体发布,便收到了包括社会白领、外校学生等不少女性的报名请求。一些社会培训机构甚至希望其员工能与“淑女”们一起听课。“高职学院的模特队和礼仪队的女生是‘淑女班’的当然成员,由于报名人数太多,明天我们准备进行一次筛选,只有五官端正、身高1.60以上的女生,才有机会接受完整的培训。”

  “大学开设几十个人的‘淑女班’,置全校成百上千的其他女生于何地?难道不漂亮、个子矮就没资格成为‘淑女’?即使要开课,也应当是自由报名、全员录取,而不是以开设者的眼光挑挑拣拣。”本报读者小刘的意见,很有代表性。

  但袁卫华却不以为然。“‘淑女班’上课包括男生都可以去听,只是在课堂实践的时候,由于师资有限,我们不可能顾及到太多学生。如果真有兴趣,其他学生也可以向‘淑女班’的学生请教啊,是一个互相带动的过程嘛。”

  4特色课程急功近利?

  无独有偶,去年10月,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开设“风水课”,也曾引起很大争议。从“风水课”到“淑女班”,高校特色课程的开设,不少都顶着“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就业服务”的帽子。

  记者采访时,“淑女班”成员徐丹就表示,自己参加这个班,是希望为今后的就业提供帮助。袁卫华也告诉记者,经过了一定的人文熏陶,在求职的过程中,与其他学生相比,“淑女班”学员肯定会更亮眼。

  对此说法,湖北大学学生小赵却认为,招聘时用人单位更关注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而不是“气质”。“只是简单学学古代礼仪、琴棋书画等等,又有多少单位会因此而改变既定的用人标准?”他认为,急功近利的速成式教育,往往事与愿违。

  而袁卫华却认为,现代大学生,特别是高职学生,并不缺“实践技术”。“网上对我们‘淑女班’有很多评价,其中也有不少负面的,我觉得这是社会对我们的一种期望。‘淑女班’会一直存在下去,其课程也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他表示,华中科技大学老校长杨叔子院士一直倡导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就是对“淑女班”存在意义的最好证明。  □本报记者梅莹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